然而心中怒火依然難以熄滅。董越咬緊牙關,憤憤不平:“可曹操趁機發兵,豈不是更會讓他氣焰囂張?難道我們就此退讓?”
“那豈不是讓天下人看我北涼的笑話!”
李儒冷靜地分析著局勢,眼中的擔憂卻沒有絲毫的消散。
“將軍,萬萬不可因為一時之勇,葬送了我們大好局勢啊!難道將軍不要爭天下嗎?”
天下二字一出,董越也是一愣。
隨後神色稍緩,腦中回想起呂布叛逃帶來的混亂,更想到永安王與朱棣的野心,心中漸漸冷靜下來,“那麼,你認為我該如何應對這場混亂?”
“首先,需收拾殘局,安撫軍心,對陣亡的軍士家屬給與撫恤。”李儒耐心勸導,“
“其次,敵人乘勝追擊,是我們最為忌憚的。若貿然出戰,自然是給了曹軍攻擊的良機。我們應該先穩住陣腳,集結兵力才是重中之重。”
李儒冷靜地分析著局勢。
董越心中雖有不滿,但李儒的觀點讓他不得不重新審視當前的局勢。
經過幾番激烈思想鬥爭,最終,憤怒與理智間的掙紮促使他做出了一個較為理智的決定。
“好吧,李儒,你說的有道理。”董越雖然感到無比惱火,但還是選擇暫時按捺住怒火,努力讓自己的聲音恢複平靜。
沒辦法,董卓就是因為沒有聽李儒的,將貂蟬送給呂布,結果就被呂布給弄死了。
他可不想重蹈覆轍,所以,還是聽李儒的好了。
“與此同時,我們必須分析敵軍的動向,準備接下來的反擊,隻有這樣,才能讓我北涼軍在這場戰鬥中占據上風。”
聽著李儒條理清晰的分析,董越的憤怒逐漸被理智所取代,他稍稍緩和了語氣,問道:“那你認為,我們該如何處理叛逃的呂布?”
李儒低頭沉思片刻,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光芒:“呂布雖強,但他背叛了我北涼,已經與曹軍劃清了界限,可他千不該萬不該去得罪永安王,正好我們也可以利用他來暫時阻擋永安王南下的腳步!”
董越緩緩地點頭,陷入了沉思:“你說得對,還有呢?”
李儒不動聲色地微微抬頭,看了眼董越,然後看向彆處。
“我們需要防禦,那就不妨趁此機會加強各地的防禦工事,集結兵力。”
“同時,我們可以派出一小隊精銳,伺機而動,乾擾曹軍的後勤供給,擾亂他們的軍心。”
李儒看了看帳外,幽幽道:“在下聽說,那曹操還拿軍糧救濟災民,嗬,婦人之仁,隻要我們布局得當,必能在敵人放鬆警惕之際,給予致命一擊!”
董越聽後,眼中閃過一絲興奮,心裡暗自思忖。
他看著李儒,似乎在重新審視這個謀士的能力。
最終,他下定決心:“很好,我同意你的計劃!”
李儒微微一笑,知道董越心中的怒火還未徹底平息,但這都不重要,隻要他現在不出兵就行了。
隨後,他又在腦海之中思索。
董越顯然不是明主,跟著他難成大事,可整個北涼軍中,除了董越其他人呢....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