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海禁利弊(2 / 2)

回到住所,張白圭便攤開宣紙拿起毛筆,開始給秦川寫信。

微臣張白圭,叩首頓首,遙拜於千裡之外,心念陛下聖安,萬福金安。

臣張白圭,於台州府實地考察新政推行之際,深感海洋之事,關乎國計民生,特此書信,以陳開海之利弊,望陛下聖裁。

首先,臣需言明開海之弊。

其一,海洋浩瀚無垠,風浪難測,私自出海者往往缺乏足夠的安全保障與航海技能,易遭不測,此為國家與家庭之雙重不幸。

其二,海禁雖嚴,但仍有不法之徒私通外邦,走私貨物,擾亂市場秩序,更甚者勾結海盜,危害海疆安寧。

然而,開海亦有其不可忽視之利。

其一,海洋乃資源寶庫,合理開發海洋資源,如漁業,航運,貿易等,可為國家帶來豐厚之經濟收益,增強國力。

其二,開海可拓寬百姓生計之路,為漁民等沿海居民緩解生計壓力。

因此,臣以為,開海之事,應權衡利弊,謹慎行事。

建議陛下逐步放寬海禁政策,同時加強海洋監管,打擊走私與海盜活動,確保海疆安寧。

此外,臣還建議陛下培養一支能夠在海上作戰的船隊,保衛我們的海疆安寧。

臣深知此事關乎重大,願陛下深思熟慮以定大計。

臣等必當竭儘全力,輔佐陛下共圖武朝之繁榮富強。

臣張白圭敬上。

張白圭的筆尖在宣紙上緩緩落下最後一筆,字跡工整有力。

他輕輕放下毛筆,確認無誤後,他小心翼翼地將宣紙折疊起來,隨後,他從書案上取過一個信封。

那信封以淡雅的藍色為底,上麵繡著細密的雲龍圖案。

張白圭輕輕將信紙放入信封之中,然後細心地封好口,用特製的火漆印上自己的官印,以示此信之重要與機密。

做完這一切,確保信的內容不會外泄後,他站起身來,走到窗邊,望著窗外的景色,心中思慮萬千。

..............

三日後,乾清宮內。

秦川坐在龍案之後,手中緊握著張白圭的信。

作為一位從現代穿越而來的皇帝,他心中對於海洋的認知遠超這個時代的大多數人。

海洋,不僅有著無儘的財富,更是征服世界的象征。

在這個時代,誰征服了海洋,那麼就可以說他一定可以征服世界。

“海洋,是武朝未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秦川在心中暗自下定決心。

要想讓武朝在這個時代中屹立不倒,就必須去探索嗎,去開發,去利用海洋。

若是禁海....那一定會自取滅亡!

遙記得前世,明末的倭寇,現實中的倭寇可不是大多數人想象中的漁民,手中拿著魚叉,劃著破敗的小船那種。

你以為的倭寇海盜:幾艘破船開過來,搶完就跑,穿得跟老農民似的。

實際上的倭寇海盜:烏泱泱的一大片,都快趕上官方海軍了,進退有致,裝配了火槍大炮,有的還可能雇傭了葡萄牙雇傭。

如果是單純的勢力強還好說,畢竟哪怕到了萬曆年間,朝廷隻要敢大力出奇跡,照樣能把你滅掉。

關鍵是他們與沿海的世家大族勾結頗深,通風報信,給皇軍帶路都有他們的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