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將海給禁了,瀛洲怎麼辦?再還給那位已經名存實亡的倭國天皇嗎?
“隻是鳳鳴洲實在太過遙遠,若再遣船隊,國力靡費實多。大明建國至今,還未曾好好修養幾年,臣的意思是,不該如此急功近利,當等過幾年後,大明休養生息已畢,再……”
“過幾年後?幾年以後,大明休養生息完畢了,鳳鳴洲還會如現今那般任爾取求嗎?”朱肅直接打斷了他說了一半的話。
“一國之勢,便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天下間,並非隻有我大明一個國度。”
“前元甚至前宋之時,便有色目人乘海船來到我大明,前唐之時,長安更是有胡商、胡姬無數。然而前漢、前秦之時,天下間卻少見從極西之地來的胡人、胡船。練大人也是才學之士,可知道這些事實,說明了什麼?”
“這……”練子寧懵了一懵。
“說明了我華夏太過安於現狀,卻失於探索!”朱肅不待他作答,已經給出了自己的論斷。
“秦、漢之時,天下少見極西色目人。到了唐、宋之時,西人船隻、商人卻絡繹不絕,說明了這些西人,一直在探索海外,一點一點探索到了我華夏天朝的存在!”
“我華夏文明確實璀璨,由古至今,皆無他國可敵……但至少在探索進取一道上,我們或已經落後西人許多!西人國土貧瘠,小國林立,故而非是我華夏敵手……可若是我等棄了這鳳鳴洲,此地先被西人得了。千百年後,安知此地不會形成另一處我華夏心腹大患之國?”
“本王一直認為不謀千年者,不足以謀一世。絕後世之利益,僅僅為了全一世之安穩,此為因小失大,賢臣所不為也!”
“本王說了許多遍了。如今的大明,正處在千年萬年難得一遇的當口……是進取還是安於現狀,是萬世不易還是僅僅燦爛一時,皆取決於我等這一代人。練大人,時代的擔子在你我肩上。伱認為那時候的我等華夏之子孫,是會感念你為了少出那麼一兩次海,而省下的那些許的金銀。還是怨恨你練子寧阻擾出海,斷絕了我華夏的堂堂探索複興之路?”
“……這……”練子寧很明顯被說的懵了。囁喏了許久,方才張開口:“鳳鳴洲……鳳鳴洲畢竟遙遠。而且那些金銀作物,又如何能知曉是不是從他處尋來,壓根沒有那些神奇之處,隻是特地用來欺瞞陛下……”
“萬裡遙遠,你隻當有著大海相隔可以高枕無憂,又如何能知,以後這茫茫海疆天險會不會在哪一日變成通途……”朱肅嘀咕著。不過這是屬於時代局限性的問題,縱使告訴練子寧日後會有一日千裡的飛機輪船,對方也勢必不信。想了一想,朱肅決定從另一方麵突破。<
br>
“本王將話放在這裡,下一次出海乃是國策,是時代大潮,浩浩湯湯,你攔不住的。”
“但是今後還要不要繼續出海,本王卻願意向父皇請旨,和你賭鬥一二……這玉米在鳳鳴洲中,畝產並不算驚人,但想來也有幾百斤,已是足夠能讓大明多出許多糧產了。”
“如若此物當真能種出這許多糧食來,你練子寧並今日反對海事的這些禦史們,便要拖家帶口,隨著遠征船隊前往鳳鳴洲去開拓殖民地……如何?”朱肅笑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