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劉伯溫,與李善長、宋濂等,並為開國文臣魁首,若論對天下大勢之掌握,更是無人能出其右。大明立國最凶險的一仗:陳友諒來襲一仗中,老朱手下的文武諸將官皆因陳友諒兵威之盛,而心生怯意,多有人建議老朱投降或逃走,老朱自己也猶豫不決。正是因為劉伯溫洞徹了陳友諒“驕氣衝溢,目空一切”的弱點,說服了老朱決意頑抗,之後才有了大明如今的萬裡江山。
在大明建立後的一係列國策之中,劉伯溫亦是儘數參與其中,為大明王朝奠定了牢不可破的基石。在開國諸文臣之中,李善長多有私念,宋濂精於學而稍短於政,唯有劉基劉伯溫,對老朱忠心耿耿,少有私念,是老朱治國施政的肱骨臂膀之臣。
二人亦君臣、亦師友,劉基仙逝,老朱如何能不黯然神傷?
遑論老朱,便是朱肅此時,也覺心中的那一點喜意儘去,一股悲戚溢上心來。劉伯溫對他,亦是亦長亦師一般的存在,早在自己還在碧峰皇莊之中胡來的時候,劉伯溫便曾托辭隱居,任教皇莊之中,指點自己莫入歧途。等到新學既立,他又與宋濂一同嘔心瀝血,幫著朱肅管理國子監、完善新學體係。自己這個文抄公享受著開宗立派的虛名,全賴真正有才學的劉伯溫與宋濂二人對新學不斷充實完善,又多方出謀劃策,如今的新學才能這般騰勃向上,大明學界才能一派生機勃勃。
而今驚聞故人逝去,朱肅情不自禁之間,竟是淚滿雙頰。
看到朱肅真情流露,桌案後頭,老朱也是麵色動容。“你這孩子,倒還稱得上有良心……不枉費那老倌兒後半生裡,都幫著你在國子監裡當牛做馬。”
“你既知道了,便尋個時間誠意伯府裡,給他敬一柱香吧……你雖是王爵之身,但他可稱得上你的老師,所謂天地君親師,晚輩遠遊歸家,也理當為師長送行。”
“唉……劉基,劉基……終究還是走了。咱的這些老弟兄,一個個也都要老了啊。”
洪武皇帝原本偉岸的身軀,此時在這私室之內,竟也難得的顯出幾分佝僂。原本滿布如鋼針一般烏黑發絲的鬢角,不知何時,已添了幾縷霜發……
朱肅隻略一見過老朱和馬皇後,不及用膳,旋即縱馬飛馳出宮,往誠意伯府而去。因為大明軍隊開疆拓土,滿城軍民都沉浸在榮耀與喜悅的海洋之中,朱肅一路馳去,儘是一張張激動昂揚的笑臉,似乎那位為大明如今之輝煌,立下汗馬功勞的老者,並沒有離大明而去。
直到到了誠意伯府的門口,看到府上掛著的白蟠、披著麻的門子以及寫著“奠”字的燈籠,朱肅才複又真正確認到,那位智慧慈和的老者真的已經逝去了。
“殿下?”披著麻衣跪在上首的,除了劉伯溫的兩個兒子劉璉、劉璟之外,竟還有楊士奇、解縉等昔日出自國子監劉伯溫門下的官吏們。劉伯溫下半生裡桃李滿天下,為大明培養了不少優秀的新學門人,此時他們亦是自發披麻戴孝,在這誠意伯府中送彆昔日恩師,拜彆他
最後一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