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這又何嘗,不是老朱對朱標的一場考較?見朱標沒有選擇和光同塵,老朱亦是老懷暢慰。“為何?你給咱說說,你是怎麼的個想法?”
“好教父皇知道……我大明政務,確實已是舉步維艱了。”朱標臉上露出苦意,朱肅這才注意到,這位如今本也該隻是而立之年的大哥,眼角之間,竟是已然多出了不少皺紋。
“兒臣蒙父皇信重,主事內閣,又予兒臣攝政、斷事之權,日日兢兢業業,實不敢怠惰一分。”
“可近年……事務實多,兒臣時常一坐閣中批閱諸事,便是三五日廢寢忘食。”
“我大明揚威甚遠,開疆拓土,天威實不可當。然如今本土諸省,卻多有空虛……非是因為財政困擾而空虛,是因為人實在是……太少了。”
“大明立國方二十年,二十年間,人丁雖長,卻遠遠還沒有到飽和的境地。如誠意伯劉師奏疏中所說,中原多有田地荒蕪日久,無人耕種。朝廷亦多有勵民開荒之舉,可因為丁口不足,成效甚微。”
“且又因軍、商二事繁榮,且朝廷又廢棄了代代不得轉業的戶籍政策,大明新生之孩童中,大多有立誌從商、從軍、出海,卻懶於耕種的。長此以往,雖財賦國用日足,然民不願事農,必為禍亂之因啊。”
朱肅暗自點點頭,對朱標所說的深以為然。國朝風氣變化,引得年輕人不願從農而偏愛出海、從軍、從商,這必將導致大明國中耕地銳減。即便日後取得了神種,若是少人耕種,產量必然也無法在災年時供應全國所需。這時候,可沒有什麼機械化耕作……即便土豆神種收成驚人,總也得有人侍弄和采收吧?
雖說可以向各大藩國亦或是附屬的封疆各國求助……但作為中華大國,若是糧食大政握於他人之手
,安知日後封疆各國會不會因為窺見華夏之孱弱,動了入主華夏的歪心思?
要知道,老朱同意開疆拓土,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要為子孫們打下多多的耕地……現在耕地是打下來了,可卻因為華夏風氣變幻,導致沒有百姓想耕種了,這不是本末倒置了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