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文藝之重(1 / 2)

“讀……讀書?”朱標有些愕然。

他敏銳的捕捉到,朱肅所說的“武人”,並非單是指將官、佐貳,指的,是包括軍卒在內的所有武夫。

“這,為何要如此?”朱標傾著身子問朱肅。

在這個整體識字率不超過兩成的時代,讀書識字,毫無疑問,是被視作了上級階層的某一種特權。隻有家中有錢財,才請得起塾師教諭,買得起筆墨紙硯。而習得了讀書識字之人,也會在底層社會受到普遍的尊重,替人寫個字、算個賬,都能謀得一份不錯的生路。

而當兵的……說來不好聽,但確實大多都是些生計無著、刀口舔血的粗人。做的,也是拔刀子殺人的買賣。要他們讀書?他們能讀的進去嗎?

讀進去了,又能如何?有了更好的生路,當個逃兵回鄉賣字畫嗎?

“大哥您啊,是陷入了一個誤區……要想締造仁義之師,要改造的,不該是軍法,而該是軍魂。”朱肅道。“軍法者,規也。以規束之,要是有了空子,軍卒們自然會鑽。”

“規矩多了,還會傷及軍心,使軍卒們不願意乾。”

“而仁義之師的‘仁義’二字,卻是德。有規無德,如何能真正算得上仁義之師?隻要遠離京師,天高皇帝遠,或是規矩不嚴,將主不以為然,軍卒們自然放任自流,將‘仁義’二字拋之腦後了。”

“今人總分文武,認為文武不能合流,似乎文武之間,務需涇渭分明,文官不能殺敵,武人不可讀書……然百年之前,世人何分文武?文武之彆,當在其職,而不該在其識也。”

“當在其職,而不該在其識……”朱標低頭思忖,握在手中的酒杯已送到了唇邊,卻是久久未動。他忽然抬起頭來,道:“五弟要新學子弟重拾君子六藝,使讀書人皆懂騎射禦三藝,也是做如此想麼?”

“當然。”朱肅笑道。“秦漢之時,儒生亦能拔劍殺敵,多有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者。先人如此遺風,我輩安敢落後?”

“同理,文人可學武,武人為何不可學文?學文可通理,若是軍中人人皆識仁義之理,那麼這支軍隊,可不就是兄長所說的仁義之師?”

朱標再次露出沉思之色,雖然朱肅說的很有道理,但作為已經執政多年的他,還是感覺朱肅所言有些流於表麵。他問道:“如此雖然甚好,卻實難以實現。”

“我大明軍卒數量,何止巨萬?怎麼可能教所有人讀書……去何處找來這麼多的教書先生?”

“況且,若真如此,朝中又要增設多少職位?增添多少開支?若能有所成果,那也就罷了。可若毫無建樹……”

“何必增設?”朱肅笑了笑。“如今軍中,不就有十分適合教軍士們讀書的職位麼?”

“嗯?”朱標一愣。“是何職位?”

“監軍。”朱肅道。

監軍,這個對軍隊而言臭名昭著的職位,在曆史上,著實留下了許多的罵名。

曆史上,有太監監軍,有文官監軍,一般而言,皇帝信任文官,文官便是監軍,皇帝信任太監,太監便是監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