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 大明還是不夠強盛啊(2 / 2)

“回父皇,有海賊出沒,乃是兒臣的猜測,源自一位番人的一麵之詞……但從西方諸國的消息來看,至少,我大明海貿出現了問題此事,乃是板上釘釘。”

“無論如何,此事斷然不該放任,務需派人前往查清此事,否則,若有人阻斷航道,後果不堪設想。”

“唔。海貿額度並無變動,咱卻是看不出什麼差池來。”老朱說道。

“這三佛齊,距離我大明,終究還是太遠了些。先前是九江那孩子的艦隊管著?而今九江呆在安南,對三佛齊倒也確實鞭長莫及。”老朱說著,目光又轉向了安南。

“若要控製住三佛齊,保不齊就要增設水師。繼續增設水師,那銀子便要如流水一般花出去,朝中諸官與你大哥,隻怕第一個不同意。”

“為這捕風捉影的事,也不好大動乾戈。”

“這樣罷,咱先遣人往南洋問一問,看看是否當真有海賊在南洋巡弋。”

“楊卿也是,好生查一查海事司中是否有人枉法徇私,私自侵吞海貿稅額。”

“咱會教錦衣衛和稅務司配合你等,好好自查一番,萬一是有祿蟲為亂,不要容情,一律剝皮實草,以儆效尤。”

“是。”楊士奇躬身應道。

“老五。”老朱轉向朱肅道。“你也去,襄助鴻臚寺,尋幾個外藩使節,好生探上一探。”

“紙包不住火,若當真有賊人,斷不可能瞞住。”

“必定是有人知道的。等知曉了個中細節,咱再作計較。”

“是。”朱肅躬身應道,老朱又吩咐了幾句,而後又叫來了幾個官員,針對性的傳了幾分調查的旨意下去,便讓朱肅和楊士奇先退下了。

“殿下?”見朱肅仍自麵色凝重,楊士奇帶著幾分小心的呼喚朱肅道。

“嗯?哦。本王無事。”被他這麼一喚,朱肅回過了神來,朝他擺了擺手。

其實,按照他的意思,海貿商路被截,這該是一樁十分嚴重的大事。現如今大明的商稅已然超過了農稅,而海貿商稅,在商稅之中的比重幾乎近三分之一。而且隨著之後海洋貿易的發展,這個比重還會越來越重。

海貿或許受到阻截,大明應該立刻以雷霆萬鈞之勢,疏浚航路,保障海權,震懾萬方才是……但直到見到了老朱,聽到了老朱的處置,朱肅這才驚覺,自己還是想的簡單了。

大明和那些西方的彈丸小國終究不同,即便是貿易稅賦比重越來越高,大明的本質依然是一個農業國,隻有農業,才是大明能夠長治久安的根本所在。農業的意義,遠遠不止於提供賦稅。

相比農業,商業於大明朝廷而言,其重要性始終要遜色一籌,即便商稅的比率日漸增加,其重要性依然不可能超過農業……這也就決定了,朝廷在想方設法發展商業的同時,不可能用出自己的全力,必須要堅固農業的發展與國中的穩定。

大明水師確實將勢力擴張到了馬六甲海峽附近,然而掌控那個地方,依靠的是一個個商賈們建築起來的海島據點和租界,以及隻是時不時前往巡視一遍的南洋艦隊,三佛齊距離大明本土還是太遠,即使周邊已經沒有敢與大明作對的勢力,大明對那裡的掌控力也並沒有十分強勁。

實在是太遠了……天高皇帝遠,不外如是。

所以,曆史上的朱棣才想要拿下安南。在鄭和下西洋之後,朱棣便已經洞察了海上航線的豐厚利潤。為了保障大明對海上航路的掌控力度,使大明的力量進一步輻射南洋,高瞻遠矚的明太宗朱棣才不遺餘力的拿下安南。而此時的大明在東南亞的勢力更多依仗諸多朝貢國和大明的水師艦隊,諸多朝貢國對大明貌合神離,而水師艦隊又有後勤之累,不能長時間遠離國境,大明對馬六甲乃至南洋的掌控力確實還不夠強勢。

“父皇……應該是想等拿下安南之後,再做打算。”回憶著方才老朱的神情,朱肅心中暗想。

這確實是老成持國的方法,拿下安南,大明的力量投射自然能夠遍及南洋各處,而不用花費大代價去增設水師,勞民傷財。

在此之前,先查明緣由,等拿下安南之後再對症下藥,這無疑十分妥當。但不知為何,朱肅卻本能的,將在三佛齊發現海盜蹤跡,以及鐵鉉所彙報的“鳳鳴洲土著持有鐵製武器”的事,給聯係到了一起。

“萬一,是某個新興起的海上勢力,已經發現了通往鳳鳴洲的新航路,甚至於開始遏止大明的海權發展,這又當如何是好?”

“地理大發現時代是一座寶山,誰能先他人一步,誰就

能獲得無比巨大的財富……大明好不容易先了西方諸國一步,難道就要被人絆住了手腳,被他人追上嗎?”

朱肅的心中,有著一種緊迫感。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