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章 安南內戰(2 / 2)

“何必等到今日?”

胡季貔愣住了。他確實不知

道是誰殺了陳天平。他的這個怔愣,以及朱肅的解釋,卻是被一眾驚訝的吃瓜群眾們全都看在了眼裡、聽在了耳中。是啊,大明的人要是想殺陳天平殿下,在海上的時候便已經殺了。又何必等到今日?

再加上胡季貔的那一愣,直接就被理解成了麵對朱肅的質問時的底氣不足。再再加上想到了胡家胡季犛如今已經登基“稱帝”,甚至連國號都已經改好了,一眾吃瓜群眾心裡果斷就有了判斷:

哦,原來是胡氏不願意將大位還給陳氏,所以陰謀暗害了陳天平殿下!

“來啊,將胡季貔等人截下!本王懷疑。他們殘殺陳天平殿下,是有更大圖謀!”朱肅大聲道。“本王要遣使好好問問胡季犛,他胡家,究竟想乾什麼!”

這聲喝問,相當於給陳天平之死蓋棺定論了。再加上有這麼多吃瓜群眾“親眼目睹”,胡氏謀殺陳氏遺孤的這頂帽子,算是戴的死死的了。

“不,不是我,不是我……”胡季貔仍舊呼喊著。

“弑君之賊,還想狡辯!”朱肅大喝道,他身邊的狗兒,直接一掌將胡季貔拍暈過去。眾人隻見周王殿下咬牙道:“來人,厚葬陳天平殿下。”

“將胡季貔此獠掛上城樓,本王要讓來往之人都看看,弑君之賊會是個什麼樣的下場!”

嗯,掛起來,當個人形廣告牌。這樣經過的百姓客商,就都知道是胡家人派人將陳天平殺了。胡季犛的統治基礎,也將一落千丈。

朱肅感覺自己計劃通。

隨後,周王朱肅立刻派出使節前往升龍城質問胡季犛。一路上,使節故意走的如同龜速,一麵走,一麵大肆散播武曲港中陳氏遺孤被胡氏子弟謀殺的慘案,很快,這則爆炸性的消息就如同風卷殘雲一般,卷遍了整個安南。

安南搖動,士族們因為這則消息開始惶恐不安。

“胡季貔謀殺君王,不當人子!胡季犛身為胡季貔胞兄,刺殺之事,定是出於他的授意!胡家謀殺陳氏子孫,先帝如何會將大位禪讓於他!必定是胡季犛謀殺先帝,矯詔篡位!”

值此山雨欲來之際,在北麵遠離朝爭,韜光養晦,似乎已經屈從於胡氏擺布的阮氏家主阮多方,驟然起兵兵變。他打著“為先帝複仇”的名號,迅速席卷了安南西北的幾座城池。“大虞國”的人驚訝的發現,這位阮將軍竟然在一瞬間就拉起了一支數千人的隊伍,且這數千精銳的武器裝備,竟然比“大虞國”正規軍還要精良。

阮多方豎起旗幟,開始公然招賢納士,與胡季犛作對。

安南的士族們支持胡季犛,本是因為胡季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士族利益,是士族的領頭羊,且在新學舊學的競爭過程中,胡季犛代表了最為時興的新學,作為他們的“黨魁”掀起黨爭並帶領他們取得了勝利。然而,這些士族們原以為勝利後他們就能夠在胡氏的帶領下瓜分那些被擊敗的家族,吃個滿嘴流油的時候……他們的領袖卻突然“背叛革命”,搖身一變,接受禪讓成了“皇帝”,不和他們這些士族站在一塊了。

這就讓士族們對胡氏有了濃濃的不滿:敢情,你不是想帶著弟兄們一起吃香的喝辣的,而是把我們全都當成了奪位的工具人……

這些士族們,自胡季犛登基那天開始,就有著諸多不滿。但是,之所以引而不發,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

胡季犛的手上有兵。

作為因打仗而崛起的勢力,再加上陳藝宗的昏庸,胡季犛的兵權在安南諸臣之中,也是最重的。甚至於,即便隻是剿滅一些小小叛亂,胡季犛也不願意將兵權放手。“登基”之後,就更是如此,他大權在握,兵權更加在握。

即便有士族想要對抗胡季犛,但畏於他手中兵權,也隻能忍氣吞聲。

但,現在阮多方驟然舉旗,這就讓那些士族們心中活泛了起來。阮多方在安南也是名將,名聲不在胡季犛之下,兩人先前甚至還是結拜兄弟……現在阮多方起兵反胡,此時不依托阮多方與狗賊胡季犛對抗,更待何時?

當然,更核心的原因是……胡家人公然弑殺陳氏遺孤,犯了大忌。陳氏在安南統治百年,在士族中還是很有威望的。更何況,大明也派人申斥了胡季犛。大部分士族都不認為,做下了這樣事情的胡季犛,能夠真正坐穩江山。

除非,胡季犛能打贏大明……

當然,朱肅是不會輕易出手的。他躲在武曲港中,帶著軍隊對對安南始終保持威懾,然後不斷派出使節,“強烈抗議”“激烈譴責”胡氏喪心病狂的行徑,並順帶將“胡氏謀殺陳天平”的事傳揚的人儘皆知,讓胡氏的聲望一落千丈。

而另一邊,阮多方的聲勢則飛速增加,許多士族慕名投入了阮多方的麾下。士族分作了兩個陣營,阮多方和胡季犛兩個義兄弟也展開了兄友弟恭的一場拉鋸戰,打的狗腦子都快迸濺了出來,雙方之間各有勝負。

安南,徹底陷入了內戰之中。

“殿下,我們就待在這裡呆呆的看著麼?”某一日,三保私下裡詢問朱肅道。“這阮多方,和胡季犛一樣,都不是什麼好東西。”

“雖然而今,因為暗中為他資助武器的關係,他阮多方對我們還算是言聽計從。”

“但如今,隨著越來越多的士族歸附在他的手下。他對我大明的依賴也越來越輕,日後,想必野心也會越來越大。”

“若襄助他擊敗了胡季犛,隻怕,他也就變成了下一個胡季犛。”

“嗬嗬,不妨事。”朱肅躺在衙堂院子裡的躺椅上,感受著武曲港的寧靜,一麵悠閒的說道。如今安南大部分地方都陷入了戰火,就算不是前線的區域,也大多被抽調民夫、強征士兵,

以支援前線,倒是隻有身為租界的武曲,除了每幾日就要出去一隊申斥胡季犛的使節團之外,彷如置身事外一般。

“阮多方不需要大明資助更好。因為,我大明本就沒想過要通過這些來控製阮多方。”

“若是想通過他人來掌控安南,我等先前,扶持沒有跟腳的陳天平上位,豈不是更加穩妥?”

“且胡季犛坐擁一國之力,沒那麼容易被打敗……稍安勿躁,稍安勿躁,等胡季犛真正打急眼了,到那時,才是我大明出手的機會。”

朱肅老老神在的說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