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修自行車》全本免費閱讀
“二哥……”
“彆煩我,沒見我正讀書麼。”
“不是,二哥,這是陛下賞你的東西。”
張嗣修莫名其妙轉過頭:“陛下?”
“老二,你是不知道,陛下今天去豐樂樓了……”
簡修添油加醋把今日的事繪聲繪色講了一遍,在他的形容裡,朱翊鈞似乎是踩著祥雲從天而降的。
——我的陛下是個蓋世英雄,有一天他會踩著七色的雲彩來見我,我猜中了這開頭,卻沒有猜到這結尾……
“在場的舉人都有,陛下見到我和妹妹了,特意這一份帶給你的。”
張嗣修心情激動,打開一看,果然也是新書一部、寶硯一方。
“所有人都一樣?”
“這我們怎麼知道,東西都是放在盒子裡的。”
這事就跟大北風似的,沒一會兒就吹遍了整座北京城。豐樂樓瞬間成為了京中舉子們的打卡之地、門庭若市。
大家還都跟大掌櫃的打聽,那日陛下坐在哪裡、哪個位置?
“不可說,不可說……”
晚上,張居正回來,特意見了兄妹倆。
“陛下麵前,你倆沒什麼失禮之處吧?”
簡修靜修忙不迭搖頭,表示當時兩人特彆嚴肅大方、一點兒也不清新活潑。
張居正就擺手讓四兒子先滾蛋了,留下女兒。
“爹,出洋的使團都準備差不多了?”
“是。”
具體人選就是鄭王世子朱載堉、禮部侍郎申時行、神機營李如鬆等等,還有兵部官員、內官監太監等等。
臨行之前,陛下都一一慰問了他們。至於具體說了些什麼,沒人知道。
使團這件事,朝中反對的人很多,畢竟我泱泱大國,向來隻有彆人來朝貢的份兒。
但內閣張居正說要乾,皇帝也就聽自家先生的。他們還搬出成祖時期鄭和下西洋的例子,說是效仿古製,大家就都不好說什麼了,不然這大帽子那可是說扣就扣下來的。
“春闈前使團就出發。”張居正問,“你還想不想去瞧瞧大船了?”
“想是想,但我也想等著看二哥哥高中啊。”
張居正喝了口茶:“我瞧你二哥文章比三年前精進不少,定是沒有問題。今日你有沒有留神,陛下對哪幾個舉子有些興趣?”
靜修想了想:“一位宣城人、姓沈。”
張居正點頭:“沈懋學。”
“還有一位臨川人氏,姓湯。”
“湯顯祖。”
張居正頗有些欣慰,看來是覺得小皇帝的眼光還是不錯的。
在他心中,湯顯祖、沈懋學、張嗣修,這一甲三名可不就被他安排的妥妥當當的麼。
這段時間,公事繁忙,他常常深覺疲憊、有心裡憔悴之感,也許真是年紀大了。
遙想當年,他從江陵赴京趕考,不過二十歲的年紀,看什麼都還新鮮,一晃竟三十多年時光彈指一揮間。
“歲月催人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