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動員社員養殖(1 / 2)

《我在六零年代平安喜樂》全本免費閱讀

邱玉玲家這邊非但不用自己去爭取,甚至大隊長還做了動員工作,鼓勵社員積極養豬,為共產主義事業添磚加瓦。

公社幫助各生產隊培養豬醫生,從精神上物質上獎勵有經驗的模範養殖戶,這可絕不是什麼“發展資本主義”,而是真正不折不扣地執行黨的政策。

養豬能得肥料工分還有獎勵糧款,公社普及大隊,大隊動員到各家各戶,不少人都心動了。

邱母是倒賒了工分領的豬崽和羊羔子,邱母也認真的想了,這養好了不比種地掙工分差,老三以後就專門乾這個差事。

邱玉玲十分讚同邱母的思想,這年頭勞動力都是集體的,不是農民不願意,而是精力有限不說,更多時候是有心無力,像邱家她三哥這種情況確實是個不錯的安排。

你問怎麼不讓他繼續上學,出人頭地?她還是個孩子,人微言輕,左右不了這麼多事情的。

那些穿越大女主,一來就天才兒童,帶領全家發家致富,在她這兒是根本行不通的,貧窮社會的共同特征是倔強且專治,你有丁點的不合時宜都會放大,被細究。

她離自由言行道阻且長!

因著家裡又多了幾張帶嘴的,在大隊的默許下,邱父邱母在下工之餘還要和大家去開荒,糧食連人都不夠吃,怎麼能勻給牲口,可野菜也經不起這般消耗。

大隊便允許養殖戶按養殖數量以及人頭配比適量開荒種植草木。不能占用集體時間,集體資源,諸如不配水渠,要麼靠天,要麼靠人擔水。

看見沒,這就是為什麼這個年代辛苦卻難以翻身的原因了,有限的精力被無限的開墾。

邱玉玲越發變著法的給家裡人做飯了,雞蛋,葷油,不摻麥麩的苞穀麵,混著各種野菜,邱母已經疲累到無力計較這些。

放學路上割完了豬草,邱玉玲一狠心把冬天留著的大公雞宰了,邱母賒了小雞苗回來,它的存在也就不那麼重要了,還是家人的身體更重要。

彆看她人小,已經逐漸領悟了大灶做飯的心得,踩著結實的木墩子,放足了料,帖了包穀麵餅子,又熬了一鍋黏糊的包穀榛子糊糊。

苜蓿稍微有點老了,多燙了一會兒,照樣能再添一個菜。

邱父原本精瘦的漢子,這些日子辛苦勞作不說,被曬的更黑了,每次對邱玉玲笑,邱玉玲都覺得她爹能代言牙齒廣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