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離彆情(1 / 2)

《我在六零年代平安喜樂》全本免費閱讀

邱玉玲讓她姥先歇口氣,自己給蒸了兩碗嫩雞蛋,祖孫倆吃完才正式進入邱玉玲最向往的環節。

姥姥先從開頭給她捋了一遍步驟。

首先是要把棉花纖維彈鬆理順搓成棉條,便於紡線;然後是攏線,便於線紗處理;接下來清洗線紗裡頭的雜物、浮棉,浸濕便於染線。

有一種專門用來染線的蓼藍草,把它製成的靛藍對紗線進行草木染,染的時間分量和次數決定線染出來的顏色。染好後還要反複清洗,去掉浮色。

再把玉米中的澱粉加熱黏住棉纖維,這一步是為了紗線緊實。經線需過綜過,織布時來回打緊...

漿紗完了還要打蠟,大紗簡,經線,穿筘,收紗,耕紗,穿筘,上機...

除了土布,還有夏布,用苧麻提取麻絲做的,夏天穿尤其涼快。

邱玉玲表示記下了,咱們開始實踐吧,姥姥表示還不能急,這會兒功夫該先張羅午飯了。

“啊~人類哪裡都好,就是偏偏長了嘴!!!”

“不長嘴的那是樹!”姥姥笑道。

中午在邱玉玲的強烈許願要有肉的情況下,老太太做了蘿卜肉絲湯,菜窩窩頭,蒸土豆,又調了一個蒜泥茄辣。

邱玉玲在旁邊打下手,很快便張羅好了。

這會兒還沒下工,姥姥帶著邱玉玲出門捋柳葉,柳葉煮水能染出鵝黃的布來,小丫頭使起來正好。

邱玉玲聽明白了指令,便讓姥姥乖乖坐著看她表現,沒一會兒便捋了一籮筐。

“娘,玉玲,你們這是乾啥呢?”邱母大老遠就看見屋後頭的老娘和閨女,沒走到跟前就喊著問出聲了。

“奶給我教染布呢,回頭我還要學織布,還要學裁剪縫衣服呢。”邱玉玲抱好籮筐,看邱母已經攙起了姥姥,便跟在後頭回道。

姥姥抬眼看了眼李青梅,意思是看見沒,女兒都比你這個當媽的有想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