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在他麵前表現的平庸貪財好色,言談舉止也有些刻意,不少話都是經過思索才說出來的,與去年相比很大不同了。
攫欝攫。“近來他們在外都跟誰走的比較近。”
默默站在朱標背後的劉瑾輕聲說道:“多是母族妻族的子弟,平日經常聚在一起在酒樓中飲酒投壺為樂,有時候還會去城外山林中狩獵。”
朱標眼睛微眯道:“包括那些將來要襲爵的人嗎?”
劉瑾清楚自家殿下問的是衛國公長子鄧鎮和宋國公長子馮實,以及宋國公已經襲爵了的侄子郢國公馮誠。
劉瑾回答道:“奴婢瞧著都還有分寸,尤其是郢國公極少露麵,隻有實在推脫不過才會赴宴喝酒,而且從不與他們外出狩獵。”
朱標聽到這兒心裡就有數了,這也是他為何替這三個求情放出宮的原因,就是想要看看誰會往上湊。
畢竟太子東宮麾下的位置就那麼些個,也不是想投誠就能投誠的,所以有些人想要退而求其次也不難理解,畢竟諸位皇子可都是開國太祖的兒子,將來必定是要就藩封王的。
與其在東宮排個末尾,不如依靠關係更近的王爺,日後家族同樣也能在朝中立的住,朱標相信有此想法的人應該不少。
略微思索了一會兒,朱標轉身徑直去了工部,從前兩年開始工部就一直在專心研究他要求的煤炭,以及派人在天下各地搜尋各種礦產資源。
吃飽穿暖是底層百姓最大的願望,也是朱標最先要解決的問題,目前大明地廣人稀,糧食的問題更多是受限於天災**,而非王朝末年時期的土地兼並。
一秒記住m.luoqiuww.
所以大明其實對高產糧食並沒有那麼急切,何況那些作物找過來就是成品的,南橘北枳的教訓也是要考慮的,後世的番薯玉米應該是經過數代改良選種後的成品。
百姓們尤其是北方百姓,目前最大的問題是難以過冬,棉花經過這幾年老朱的強製推廣,產量高了不少,可運到北方後的價錢也不低,貧苦百姓依舊還是有穿不起棉衣的。
豪門大戶才用得起的煤炭木炭就更不用多說了,所以朱標一直要求工部要製造出成本低廉的低價煤,不得不說工部還是有能人的。
剛開始研究了幾個月就有了成果,隻是價格還是偏貴,隻是相對來說便宜了,貧苦百姓或許能買上一些,但也隻會在寒冬臘月熬不住的時候燒一些,該受凍的依舊受凍。
所以研究就一直還在繼續,如今兩年過去了,他在從陝甘回京路上才接到消息,說是成功了,研製出了製造成本僅十文錢的煤炭。
朱標一算如果大批量製造的話,成本還能再下降一些,畢竟如今的年代,使用勞動力的成本極低,有的人想找個差事乾還找不到呢。
一路直達工部,朱標步履匆匆倒也沒有人不識趣的上前拜見攀談,都是避讓在旁躬身行禮,朱標微微點頭也就過去了。
工部尚書領人在工部府衙大門前迎候,說了幾句後就一起踏入一個工坊,裡麵煙塵繚繞地上也都是碎煤渣子,工部尚書在朱標身側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這裡麵著實有些雜亂,殿下不妨暫且等候片刻,臣命人打掃一下。”
朱標目光四處巡視隨口說道:“不妨事,不過研製煤炭可需要注意通風,時刻小心為上,否則中了煤毒昏過去可是要出人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