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朱棣也要背鍋,不可否認他作為皇帝的豐功偉績,但他到底是造反奪位,所以心虛,他怕後人唾罵,他怕史書留惡名,他更怕死後見自己父皇。
所以他上位後不敢絲毫享樂,仿佛有人在背後拿鞭子催趕他一樣,遷都北京、營建皇宮、七下西洋、五征漠北,組織編纂永樂大典,這些組成了永樂盛世,但件件都需要大量的民力財力。
在朱棣的領導下大明有了豐功偉績,但上麵的一切事物都需要錢,而且是海量的錢,是遠遠超出大明負擔的錢,大明沒有。
沒有怎麼辦,那就隻能繼續印寶鈔,這也就使寶鈔徹底走向了絕地,發行數量越來越多,可價值卻越來越小,百姓又在朝廷強令之下不得不用。
他之後的朱高熾登基不過十個月,為何有資格號稱仁宗,還不是因為他赦免了許多建文舊臣,平反了許多冤獄,廢除了許多苛政苛稅,叫停了鄭和下西洋,尤其在軍事上,修整武備,停止了永樂時期的大規模用兵,讓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
不是朱高熾不想繼續撐著永樂盛世的光輝體麵,而是實在撐不住了,朱棣要強一生,他是沒有遺憾了,或許也有臉麵去見朱元璋了,隻是百姓過的很艱難疲憊,造反者此起彼伏。
說實在的,一個國家連續數代都是剛硬偉岸之君王也並不是什麼好事,英明神武者必有大野心,必然想要在史冊上濃墨重彩的留下幾筆。
隻是窮兵黷武,動費萬計,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百姓求的從不是什麼盛世,因為盛世也根本輪不到他們享受,反而要像螞蟻一般,為盛世奉獻各種的勞逸雜稅以及性命。
因盛世而享樂的隻有士紳公侯們,也隻有他們才能吹捧出一個盛世,麵朝黃土背朝天,大字不識一個的百姓懂得什麼?
不求盛世不求亂世,隻求能在太平世道吃口飯穿上衣服,當個太平犬也好啊。
此時張老夫子的講解也說完了,朱標徑直吩咐道:“諸位卿家應該也知曉本宮問詢此時的意思,回去後查詢宋元紙鈔的製度,根據《整治鈔法條劃》拿出個方案,給你們五個月的時間。”
戶部尚書應諾一聲,然後看了眼一旁默不作聲的皇帝之後才拱手道:“殿下,發行紙鈔利弊皆有,需要周慮齊全,臣想請一些他部的人員配合。”
朱標點頭道:“可以,不論是朝中官員還是朝外文士,都以此事為重,一應所需都可上報本宮,無所不允。”
“爾等務必將紙鈔種類和票麵單位、紙鈔發行和易換方法、發行準備金辦法、紙鈔行用範圍和新舊鈔比價、買賣金銀辦法與私自買賣金銀的懲處、偽造紙鈔的懲處等等內容都必須做出詳細規定,不可疏忽!”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