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尚書也不甘示弱:“那銀子都將用在建廠製煤上麵,要在嚴冬之前趕製完供給北方百姓以及邊軍的煤炭,可不得燒銀子,何況還有宮城內殿都用修,我工部再要五萬兩有什麼不對!”
一旁的禮部尚書也擠進來說道:“下個月太子殿下納側妃,還有新年將至,宗廟皇陵都要大祭,各國使節也要出席,對了,明年晉王楚王的大婚也要開始預備………”
吏部尚書則是沉聲道:“朝廷上下的俸祿也該發了,有些偏遠地方官員的都拖了一兩個月的俸祿了,既然戶部有入項就趕緊發。”
兵部尚書拽著戶部尚書的袖子喊道:“沿海將士們的兵餉以及陣亡將士的撫恤也得發了,上個月倭寇大舉入侵,雖然我大明得勝我那個,但傷亡亦是不小。”
之後的通政使司陳佑宗大理寺卿閻東來以及禦史台那幫兩袖清風的禦史們也是急著摻合進去,生怕連口湯都沒的喝。
這還是朝廷重要官署們,其餘的像翰林院國子監詹事府等官署衙門的主官自知體量小,搶不過頭頂上的大哥們,所以都朝著皇帝太子哭窮,生怕連碗底兒都沒得舔。
由此就可看出朝廷是何等缺錢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誰叫大明接手的就是一個滿目瘡痍哀鴻遍野的爛攤子,總不能這個局麵還逼著百姓納糧納稅。
所以近幾年朱元璋一直大規模的減免地方賦稅,儘可能的讓百姓休養生息安心耕種,如此一來朝廷運轉所需要的糧食資源就有些緊張了。
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誰來當這個家,都得這麼熬過去,總不能憑空讓地裡長出莊稼,憑空讓婦女懷孕繁衍人口,更不能讓幼兒瞬間長大,為大明開荒納糧。
總得遵循客觀規律,不過好在萬事開頭難,隻要熬過這段困難的時間,日子定然是蒸蒸日上的,大明國富民強,未來可期。
喧鬨了近兩個時辰,雖然文臣武將們還是一副爭鬨不休誰也不服誰的樣子,但大家心中有都有數了,互相的底線有都摸清了,知曉如何分配才最為合適。
這裡麵最累的莫過戶部尚書了,連朱元璋都體恤的賜下一把凳子讓他坐下喝杯茶,否則這小老頭恐怕都虛脫昏過去了。
所有人都能輪番上陣,唯有他是單挑十八路諸侯,從開始的中氣十足到後麵的麵色發白搖搖欲墜,就可看出他有多心神俱疲了。
見差不多了,朱元璋才開口製止,然後下旨讓胡惟庸做主協同吏部尚書戶部尚書調配用度,這也是前所未有的,除了李善長在位時之外,無論是楊憲或是汪廣洋都沒有得到這個殊榮。
眾人皆是神色稟然的看向胡惟庸的背影,看來胡相確實簡在帝心,而胡惟庸抬頭看了眼神情威嚴的皇帝之後,便恭敬的低頭應諾。
站在上位的朱標則是神情複雜的看著胡惟庸,然後便看向其身後的眾多官員們,從今日起,胡惟庸就要掌權了…………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