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shu ,最快更新大明第一太子最新章節!
朱標應道:“兒臣會約束東宮屬官們,不過料想此事引起的波折恐怕也不會太小,任何人都可能參與其中,父皇也要有所準備才是。”
今日之事看起來都攝於皇帝威嚴偃旗息鼓了,但其實隻不過是暫避鋒芒,默不作聲的官員們都在等著地方士林的聲音傳回京城,然後借大勢同皇帝對抗。
不是不畏懼皇帝,而是都清楚此事如果不加以製止,那麼將來任何人都彆想安生了,文人士子誰還不寫幾句詩詞歌賦文章,如果都被這麼挑錯問罪可如何是好?
事情到現在已經不是魏觀高啟的事情了,而是文壇士林的興衰榮辱之緊要,皇帝可以對貪腐之官下手,因為那是合情合理的,縱然許多人不滿其嚴苛但也挑不出錯來,而此事就不同了。
朱元璋不以為然道:“咱豁出去這生前身後名,不願意當所謂的聖主仁君他們還能如何?難不成還有本事逼咱退位不成?”
“咱從開國即定下用重典治世的時候就沒想過要什麼好名聲了,肅清貪腐吏治扭改宋元以來的官場士林奢靡享樂之風乃是萬世之基,元朝就是倒在了此處,標兒,無論何時都絕不能縱容他們!”
“兒臣謹遵父皇教誨。”
一位開國皇帝,而且是以己身能力白手起家的皇帝,如果真的不願意妥協,那麼誰拿他都沒有辦法,縱然想反也隻能等他死後,如此一人鎮世才可謂真龍天子。
父子倆通過氣了,這件事也就定下了,一張巨大的網羅赫然張開,不知將要有多少願意四處啼鳴的鳥兒會自投羅網。
不過料想應該不會太少,皇權想要擴張,儒生想要限製,天然的矛盾隨著大明日漸安穩也將要走到台前了,此次就是第一次的試探。
其實本可以壓製,他們也不願意在洪武朝掀起對抗,本打算的應該是默默影響儲君以及皇孫,等開國之君百年後再自然而然轉變為君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盛世局麵。
可惜天不遂人願,當今聖上剛烈無比,不顧己身名望要掀起大獄,不僅是貪腐之官員要被誅儘,連士林保留的那一點體麵都要撕碎,皇權將要貫徹天下。
謹身殿內驟然一靜,朱元璋坐回禦案之後隨手翻看起了奏章,嘴角卻是不經意間的揚起,好似一個貪食的孩子在迫不及待的等著飯菜上桌,很是單純。
殿內其實還有幾名太監伺候,但早早就已經跪伏於地,恨不得自行剜去耳舌,不過父子二人卻也根本沒在意他們,在謹身殿伺候的宮女太監一言一行都有人注意,他們是不敢遞話出宮的。
宮裡看似四麵透風,但其實還是有很大區彆的,宮女太監們都清楚什麼話可以傳討個賞錢,什麼話傳去了求死都難。
朱標將注意力轉回己身,東宮正經的嫡係多在地方任職,京中尤其是文官範圍內也就是通政使陳佑宗了,不過料想以陳佑宗的心智應該明白該如何做,昨日是昨日,今時是今時。
至於其他人朱標是不怎麼在乎的,像早朝時他也注意到了有幾個瞧著眼熟的官員為高啟等人開脫,應該是前詹事府的人。
雖說也曾是東宮門下,但到底是不一樣的,開國初年老朱為了彰顯太子的威儀,將詹事府左右春坊局、司經局、左右率府使等一乾東宮府衙的官吏配齊,從那時看滿朝儘是東宮臣。
這種大義確保了儲君的地位,但也導致東宮臣子不是什麼稀罕事了,所以這幾年來因罪被殺被貶的東宮官員也不是少數。
朱標也就索性借著整頓官署衙門的機會將以詹事府為首的東宮臣屬衙門廢除,因為他們這時候已經不是臂助而是負擔了,朝廷肅清貪腐吏治一旦涉及到東宮官員於他的名望有損。
當然這也是由於他的根基已經徹底穩固,許多人同他的聯係不在於名頭上的臣屬關係,而是真正的身家性命相連,他們絕不會容忍另一個皇子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