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天豈有師(2 / 2)

大明第一太子 夜星月語 4393 字 10個月前

一旁的和尚道士齊聲念道:“阿彌陀福(福生無量天尊)”

通稟一聲後朱標以及幾位德高望重的僧道就一齊入內了,多是京中內外寺廟道觀的方丈觀主,天師入京自然是要來相見的。

朱標自然是走在最前麵,入內既見一身著赤紫五彩雲霞二十四鶴鶴氅,頭戴九陽玉環雷巾,腰係金絲帶,腳蹬朱丹舄,手執牙笏、佛塵的道人側立一旁,雖一身禦賜衣冠但還是遮掩不了氣質上的雲虛縹渺。

“兒臣(貧僧貧道)拜見父皇(聖上),父皇(聖上)聖躬萬福。”

上位的朱元璋麵沉如水隨意道:“都免禮吧。”

“貧道拜見太子殿下,殿下千秋安康。”

朱標虛扶道:“天師安好。”

寒暄片刻皇帝賜座,朱標自然是高坐於上,僅次於老朱,縱然是天師禪師也不能與他同列,這就是天地君親師,方外之人亦不可免。

“特奉殿下之命,攜了先代天師親注的《老子想爾注》《正一經》、《天官章本》等道經符書二十四篇獻上。”

兩個道童捧經到了朱標麵前,朱標大概翻看幾眼後滿意的笑道:“勞煩天師親自走一趟了,隻是本宮有一問困惑許久,不知天師可否解惑?”

“貧道方外之人,隻懂得家傳所學,隻能儘其所能知無不言。”

朱標沉吟片刻後問道:“天至尊也,豈有師乎?”

朱元璋目光一亮,其餘僧道眾也是心神一緊,果然還是犯了忌諱,隻是不知曉到底要鬨到多大地步,僧眾還好道眾就有些擔心正一道會不會受打壓,畢竟全真道已經廢了。

當代天師張正常到底不是一般人,沉思片刻後回答道:“天師之名,始見於《莊子·徐無鬼》文曰:黃帝再拜稽首稱天師而退。天師,始尊稱黃帝大臣岐伯也,天者,謂能修其天真;師乃先知先覺也。言道者,帝之所貴,師所以傳道而設教,故稱謂曰天師”。”

這是避重就輕,朱標接著問道:“岐伯,黃帝臣,帝使岐伯嘗味草木,典主醫病與論醫,更相問難,著素問、靈柩,總為內經十八卷,為我華夏醫書之祖,萬族敬仰天功地德尊為天師。”

“何以天下無岐天師而有張天師世襲罔替?”

門口站著的幾個禮部官員興奮的眼睛都瞪大了,早就看不慣這群和尚道士念幾步經書道藏就能受封號享二品大員的禮遇,我等寒窗苦讀十餘年,何以還在低品,皆是欺世盜名!

張天師身子微顫了一下,再如何他也不敢說自家功德能超過岐伯,中醫素稱岐黃之術,可見岐伯當屬首功,素有中醫始祖之稱。

他現在極為後悔為何要招惹太子,早知道就讓人把經書送去東宮好了。

不過張正常到底不是一般人,麵色絲毫不改依舊是那副仙風道骨之態,後悔隻是一瞬的事情,他清楚既然皇帝此時沒開口打斷,那就是皇帝對天師道也有不滿,隻不過是太子開口了而已。

這麼說起來的話還是好事,太子殿下畢竟隻是儲君,還有他解釋辯駁的餘地,天子一言可是不容他辯駁的。

“殿下容稟,岐伯乃黃帝所封,而我道則是太上老君親降授三天正法,命家祖輔漢公為天師,賦予掃除妖魔,救護生民之任,兩者職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論。”

說到底張家還是不想放棄天師之名,要知道皇帝都隻是天子,要天命所歸才行,可想而知這名號有多大的影響力。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