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使用普通弩箭的那幾個,雖然體力消耗不大,但射出兩箭之後,手持飛弩的韓福已經射出,並且準度還要更高。
看著眾人一個個頗為錯愕的表情,李斯不禁心裡暗笑。
比了一輪之後,韓福將手中的飛弩遞給了身邊的一個禁軍副將:「來,你也試試。」
這副將接過飛弩,又換了幾個兵士,再一次開始比試起來。
然而,結果還是一樣的。
無論是力道,還是準度,以及發射箭矢的數量,飛弩都完勝長弓和普通的弩箭。
韓王的表情有些不自然了。
眾臣子也是議論紛紛,看樣子,大多數人都是頗為惶恐。
鄰國出現了一種新式的兵器,這怎麼能讓他們不心驚膽寒。
韓福接過飛弩,將其交還到韓王的手中,然後拱手道:「王上,這飛弩果然厲害,若是裝備在軍隊之中,可是能提高不少的戰力。」
「不錯。」相國張平說道,「這飛弩的確霸道,看來咱們要對了,有了這新式的弩箭,咱們的腰杆也會硬氣不少。」
韓王的眼睛眯了起來,說道:「好吧,既然你們對這飛弩還算滿意,那咱們就勉強要了個吧。」
看來,韓王還是個死要麵子的人。
李斯心中暗自好笑,但表麵卻不動聲色,平緩地說道:的數量太多,怕是大秦十年八載也做不出這麼多。」
韓王冷笑了一聲,說道:「吾大韓四十餘萬軍隊,向你們要區飛弩,簡直是便宜了你們。」
你就吹吧!
若是除去洛邑,你整個韓國的男人加在一起,有沒有四十萬都不好說。
李斯也是板起了麵孔,冷言道:「好的東西,自然製作起來相對複雜,以如今大秦的能力,一年也最多隻能做出兩千有餘。」
「不會吧。」韓王質疑道,「大秦有那麼多的能工巧匠,一年就隻能造出這麼點來?」
李斯搖了搖頭,說道:「這與人數多少無關。」
還未等韓王再次詢問,一旁的韓非上前一步,追
問道:「敢…問師兄,這飛弩,是如…如何造出來的?」
李斯看向韓非,臉上終於有了笑容:「不瞞師弟,這飛弩並非由手工打磨而成,而是使用專門的器械所造,當初秦王偶得神兵,說的也是得到了製造神兵的器械和方法,並非是隻得到了一件神兵。」
眾人一聽此言,都紛紛地議論了起來。
韓非的眼珠轉了轉,隨即對韓王拱手道:「王上,飛…弩的優勢,咱們已…經見識過了,不…如商議之後,再與李廷尉定…奪。」
韓王思量了一下,說道:「好,那就先送李廷尉會館驛歇息,咱們商議了之後再說。」
李斯知道這種場合,自己再留在這裡不太合適,於是與諸葛明告辭之後,回了館驛。
傍晚時分,韓非派人來接李斯,邀他道韓非府上一敘。
李斯本想帶著諸葛明,可來人說隻能李斯獨自前往,所以隻好將諸葛明留在了館驛。
韓非的府邸並不是很大,也看不出有什麼奢華的布置,但卻打理的井井有條,十分整潔。
家丁也不是很多,但每一個都彬彬有禮,似乎還都有些學問。
看來韓非在沒事的時候,還很喜歡教府上的人作作學問。
坐定了之後,韓非率先說道:「廟…堂之上,沒有來得及與師兄打個招…呼,實在是失禮了。」
「嗬嗬,你我兄弟,不必那麼客套。」李斯說道,「如今隻有咱們兩個人了,你慢點說吧,不著急。」
韓非點了點頭,然後慢條斯理地說道:「師兄在大秦,可還安好?」
果然,語速慢下來之後,韓非的口吃好了許多。
「還好。」李斯答道,「秦王是一代明主,這短短兩年的時間,便做了許多大事。」
「的確。」韓非緩緩說道,「秦王做的這幾件事情,可謂是轟動了整個天下。」
「哦?」李斯略顯驚訝,「我身處大秦,還真不知道列國的看法。」
「從成蟜兵變開始,吾就特彆關注大秦的動向,但是無奈,大秦這段時間似乎對消息的封鎖很是迅速。」韓非幾乎一字一頓地說道,「總是等到事情完結了之後,列國才收到確切的消息。」
「嗬嗬,這也是為了避免列國參與大秦的內政。」李斯笑了笑,說道,「畢竟,趁火打劫者,自古有之。」
韓非的麵色一沉,說道:「莫非,師兄是暗指韓國會夥同它國對大秦做些不義之事?」
李斯輕輕搖了搖頭,說道:「平心而論,對於大秦來講,韓國雖然最近,但卻著實掀不起什麼風浪,而秦王的本意,也隻是想自己解決問題,不想欠了任何一國的人情,這人情債,還不起啊。」
韓非眉頭一緊,說道:「當初吾勸師兄留在韓國,一同輔佐韓王,共創大業,而師兄執意離去,莫非,就是不想欠了吾那人情?」
「這與人情無關。」李斯搖了搖頭,同樣緩緩說道,「今日你也看到了,韓王麵對我時,頗為刻薄,難道,這是一個明主該有的姿態嗎?」
「單就這一點來講,我很慶幸當初沒有留在韓國。」
「而同樣,若是讓你再選一次,你會不會依舊選擇韓王作為自己一生效力的君王呢?」
一句反問,問的韓非啞口無言,半晌沒說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