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夾擊匈奴(1 / 2)

救世秦皇 塵心追月 6554 字 9個月前

接下來的幾天,李斯都在不停地對“我器”進行熔煉,景家班也在姬發的配合下,打造了一個新式的器械。

這器械能把液態的合金壓縮成板子的形狀,大約二尺見方,這樣就能在以後用於搭建王陵的外牆。

嬴政則回到鹹陽處理朝政。

天氣見暖了,秦國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新種子的推行,以五穀原種換百姓的糧食或者種子。

有了去年的成效,百姓們不再觀望,都積極地與官府交換起來,隻是短短幾天,就彙集了不少的糧食。

換回來的糧食都被儲存起來,一部分留著與大宛換汗血寶馬,一部分供應給秦王陵、鄭國渠等工程,再一部分運送給出征的兩路大軍。

王翦這邊,出了永定關之後,一路向西,發現了部分匈奴人的蹤跡,於是派出兩支隊伍追蹤了下去。

主力大軍則繼續向嘉峪關進發,而路上的小城,並沒有受到過匈奴攻擊。

楊端和這邊,已經抵達了與趙國的邊境城池橑陽,遞送了文牒,並將嬴政的手諭一同遞上。

這橑陽在十幾年前,還是秦國的城池,是嬴政的父親嬴異人在繼承王位後,送給趙國的,以表示一下趙國容納他做質子的謝意。

雖說這份謝意有些勉強。

駐守在橑陽的縣尉名叫許明,四十多歲的年紀,手下大約有一萬人馬。

火速向邯鄲傳遞了消息之後,許明帶著近衛出城,約見秦軍主帥楊端和。

楊端和帶著索林和羌瘣一同前往與許明見麵,雙方距離百步,停馬對視。

“敢問對麵,可是秦國的楊將軍?”許明很是客氣的問道。

楊端和拱手回禮道:“在下楊端和,請問閣下高姓大名?”

“在下橑陽縣尉,許明。”許明說道,“但問楊將軍興師至此,是何用意?”

楊端和道:“公函上已經寫明,吾等受秦王指令,要向襲擾隴西郡的匈奴部族討要個說法。但他們卻已經遷移,還需借道趙國的城池,方可追趕匈奴。”

“若是這樣,吾這區區縣尉實在是做不了主。”許明道,“不如楊將軍暫且駐紮於此,等邯鄲的公文到了,許某即刻放行。”

其實許明的說法沒錯,按照程序來講,的確要等趙王的批複下來,才能放秦軍通行。

可秦軍本來就是挑事的,哪裡會按規矩辦事。

“那可不行。”索林說道,“那匈奴本來就在遷徙,這機會一旦錯過了,他們就跑的沒影子了,叫吾等如何交差。”

許明見索林一副異族模樣,心生疑惑,便問道:“敢問這位是……?”

楊端和介紹道:“這位是秦王的義弟索林,另一位也是秦王的義弟,名叫羌瘣,他們都是本次出征的先鋒大將。”

許明雖心中疑惑,但還是拱手說道:“失敬,失敬。索林將軍所言不假,但借道之事非同小可,若是不等趙王的批示,就算給許明十個腦袋,也擔不起這個責任。”

羌瘣接過話來說道:“可若是貽誤戰機,秦王也會治我們的罪,與其被秦王殺了腦袋,還不如向前闖上一闖。”

許明眉頭一挑,略帶些驚疑道:“聽這話頭,你們是打算強闖關口?難道就不顧及趙國與秦國的盟約了嗎?”

索林說道:“盟約簽了不假,但大秦的神兵是做

不出來了,也就給不上趙國了,趙王收不到東西,那盟約自然也就不算數了。”

的確,嬴政當時與趙王簽了盟約,要來了黑火油,但條件是製造出來的“我器”分給趙國一半。如今正在全數銷毀,又拿什麼送給趙王。

而趙王得不到東西,多數會不承認盟約,趙國虧了黑火油,反會找嬴政算賬。

如今索林把事情挑明了,也是想給趙王傳個話。

那神兵“我器”,他就不要再惦記了。

許明眉頭一動,已經猜到了秦軍的來意,於是說道:“既然如此,還請諸位多等上幾天,在下派人全速趕往邯鄲,即便是廢除盟約,那也要等趙王的批示,才能讓你們借道而行。”

楊端和道:“這樣吧,咱們也是各司其職,本帥就給許縣尉兩天的時間,若是趙王的批示還在路上,我等也隻好提前趕路了,若是遇到什麼阻礙,那也隻有得罪了。”

“你們是要攻城?”許明怒道。

“嗬嗬,借道而已。”楊端和道,“我大秦什麼都不缺,對眼前這個小城,根本沒什麼興趣。”

言外之意,是你可以守在城裡,但我們可以不進城,一樣往北行進。

你要是攔著,那就不好意思了。

“要戰便戰,兩天的時間,哪裡趕的回來。”許明放開了音量,表情也凝重了起來。

楊端和笑了笑,說道:“不急,不急。說好了兩天,就是兩天,否則天下人會笑話大秦以強欺弱不說,還搞偷襲。”

許明的鼻子差點被氣歪了,剛才還說急著過去,這陣又不急了,明明突然開出了十萬大軍,卻還說不是偷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