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大梁城。
王宮裡的氣氛,較往日頗為不同,因為前些日子韓.國覆滅的消息,正式傳到了魏國的朝堂上。
魏王麵色凝重,似乎是在用並不愉悅的心情思考著什麼。
下麵的文臣武將正在竊竊私語,雖然各有各的觀點,但所有人都明白一個道理——唇亡齒寒。
因為大秦如今實在太強了。
因為魏國與秦國的積怨也的確太深了。
因為現在的魏國,已經沒有了曾經的吳起,龐涓,哪怕是幾年前去世的信陵君魏無忌。
人才在凋零,國力在下降,人口在隨著地盤的縮小而減少。
自從函穀關被秦國搶去之後,魏國就基本斷了西征的念想,隻求自保,畢竟前麵有韓.國頂著,後麵還有幾國可以連橫抗秦。
可如今韓王折在了諸葛騰的手裡,整個韓.國都被並入了大秦的領土,那麼魏國前麵的那道屏障也就隨之消失了。
魏王慨歎了一聲,心道:早知道這樣,當初就應該把洛邑韓廷的手裡搶過來,最起碼還能抵擋大秦幾年。
“王上。”一個身影從人群中站了出來,“如今韓.國覆滅已成事實,咱們應該儘快想些對策,以防止大秦繼續東進。”
說話的正是相國魏明遠,也是當今魏王的堂弟。
魏王哪好意思說,自己歎氣正是因為沒想到太好的辦法,於是趕緊問道:“依相國看,接下來該如何決策?”
魏明遠略微沉吟了片刻,開口道:“客觀來講,我大魏的戰力眼下無法與秦國正麵想抗衡,所以就要借助外部的力量,隻不過,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即便諸國都出兵連橫,也未必能夠占得便宜,因為各國都有自己的打算,誰都不想過多的損耗自身的國力。”
對於這一點,其實各國都心知肚明,誰也不願意傾儘舉國之力去抗秦,因為說不定身後的哪個國家就會趁著自己虛弱的時候下黑手。
《重生之搏浪大時代》
其實秦國之所以能夠一個打幾個,本質上也正是因為這個因素。
所以自從嬴政繼位之後,各國就很少連橫了,尤其是像齊國、燕國這樣不與秦國接壤的,更是出聲不出力。
魏王麵色一冷:“這個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有沒有具體點的。”
魏明遠頗為沉穩的繼續說道:“名份,是立國之本。洛邑本是大周的國都,之前被韓.國占去,本就不合情理,如今咱們可以昭告天下,重新擁立洛邑為國都,受天下朝拜,如此一來,便可勉強為秦魏設立一個緩衝區。”
魏王略微點了點頭:“這個主意不錯,即便起不了多大作用,也能惡心秦國一番。”
“況且。”魏明遠眯了眯眼睛,“前些年九鼎離奇失蹤,列國都猜測是呂不韋暗中劫持了過去,不如就將此事翻出來,聯合諸國,讓大秦交出九鼎,以尊大周朝為宗廟。想必,他秦王定然抵賴,那就聯合諸國向其施加壓力,即便不兵戎相見,也可使秦國離心離德,讓天下人唾棄。”
魏王微微點了點頭,轉而說道:“可這也無法從根本上削弱秦國,隻怕到最後,咱們也落得個跟韓.國一樣的下場。”
魏明遠眯了眯眼睛,麵容陰冷了下來:“若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想必單單依靠軍力,是不可能的了,不過要說武力,卻不單單隻有軍隊的戰力。”
“你是說……”魏王略微有些驚愕。
魏明遠寒聲說道:“要知道,秦王如今可是沒什麼兄弟了,如果他被刺殺,那麼大秦必亂。”
行刺,或許未必能夠占領城池,可一旦成功,必然會使敵國大亂。
尤其像嬴家的這種情況,秦國再擇國君的話,朝堂勢必會劇烈地動蕩一番。
更何況,這事曾經魏國本就做過,當初嬴政選妃時,魏國就派人假扮楚國人,妄圖挑起秦楚兩國之間的征戰。
幸虧當時剛來到嬴政身邊的李斯發現的及時,並且將計就計,安排了嬴政與姬發的第一次“偶遇”。
魏王思量了一番,說道:“想那秦王的身邊護衛森嚴,隻怕不好得手。”
魏明遠道:“若是在大秦境內,自然不好得手,但若離了秦境,又恰巧他身邊護衛不多的時候,自然……”
看著他陰寒的眼神,魏王的信心也增加了不少。
“好,此事寡人親自安排,傳旨下去,探查秦王接下來的行蹤,若有離開秦境的計劃,及時上報。”魏王停頓了一下,說道,“另外,將九鼎可能在秦國的消息迅速散播到諸國,寡人要看看他們的反應。”
核心大臣們齊聲領命,退了出去。
軍隊,乃是亂世中立足的根本。
曾經的魏武卒,當年何其風光,以強悍的戰力震懾天下,成就了魏國的霸主地位,更曾經打得秦國隻能偏居一隅,苟延殘喘。
如果不是因為魏武卒強悍,或許秦孝公嬴渠梁也不會那麼勵精圖治,啟用商君衛鞅進行變法。
更不會有如今天下第一強秦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