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嬴政笑道,“就稱為諸侯了?”
“不然怎麼辦?”姬發道,“要知道當時真正的大諸侯,並不希望打破固有的格局,誰都不知道要是換了個王廷的話,會對他們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所以當初在打到牧野之前,幾乎都是在與各地的諸侯開戰。”
想想也是,當時商朝王廷的核心力量,定然是大多守護在朝歌附近,而外圍都分封給了諸侯。
嬴政頗有興致地問道:“那策略得當又體現在哪?”
姬發又捋了捋白須道:“總體說來,還是攻心為上。要知道當時的諸侯勢力,大多是由奴隸和佃農組成的軍隊,其鬥誌本來就不高。”
“並且太公當時也很希望改一改以往的體製,雖然說還未到徹底廢除奴隸製的時候,但也要儘可能地弱化奴隸製所帶來的影響。”
“於是我們定下策略,凡是商軍中奴隸身份的人,如果投誠轉攻大商的話,則視其功勳除去奴隸身份,並封賞田園,但要是一意孤行,助紂為虐,則其子孫也世代為奴。”
“所以在打到牧野的過程中,那些大諸侯的軍隊都紛紛倒戈,加入我們周軍跟著一起伐紂。”
嬴政笑道:“所以說,商軍的人數越來越少,而周軍反而越打越多。”
“沒錯。”姬發也笑道,“本來我們最開始起兵的時候,號稱五萬,其實還不到三萬,而商軍卻足足七十萬之眾,卻就在到達牧野的時候,已經勢均力敵了。”
《天阿降臨》
“嗬嗬,不用問,商軍的人心已經散了,根本沒法抵禦。”嬴政道。
“是啊,他們根本是無心戀戰了。”姬發道,“所以最後的大會戰,商軍根本不是對手。後來紂王他逃回了朝歌,在鹿台自焚而亡了。”
紂王的結局,可謂人儘皆知。嬴政感歎道:“這人心所向,真是大勢所趨啊!”
“所以我才說,在你這一代裡,一定要把奴隸製度徹底廢除掉。”姬發堅決地說道,“這在大同時代,是最大的陋習,雖然是曆史的必然,但也到了徹底根除的時候了。”
“我記住了,以後我一定會開創一種新的體製。”嬴政道,“話說回來,師尊你說那奴隸製,到底是怎麼發展起來的,為何如此根深蒂固呢?”
姬發道:“你想想,遠古文明被焚滅,人類重新建立文明,而那時候多是以部落或者宗族的方式進行延續,既然是那樣,就必然存在弱肉強食的情況。”
“大的部落吞並了小的部落之後怎麼辦,被征服的部落隻能淪為奴隸,世代都侍奉其主人,還極有可能被販賣出去。”
“可以說,那時候的奴隸是完完全全的貨品,不許有一絲的反抗,也不允許有丁點的抱怨。”
在上古時代,人一旦被打上烙印淪為奴隸,那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尊嚴,和本該應有的權利。
嬴政道:“跟那時候相比,現在的奴隸還好了一些。”
“畢竟時代在發展嘛。”姬發道,“隨著國家和朝堂的建立,律法也逐漸完善,慢慢地,奴隸與囚徒之間的區彆已經越來越明顯。”
進入戰國時代後,原本是奴隸的階層,逐漸地向農奴演化,而戰爭中所俘獲的俘虜,則大多會發配到邊疆,或者是大型的工程當做苦力。
嬴政思考了一會兒,沉聲道:“要徹底廢除奴隸製,並不難,難得是需要費心對付那些奴隸的主子,也就是各國的老氏族,大宗親,乃至一方爵士。這也是我為什麼要設計那個千年大計的原因。”
的確,嬴政之所以在楚國埋下項羽這個棋子,就是為了根除列國的那些老氏族,畢竟以後他如果一統了天下的話,不能殺太多的人。
一旦激怒了那些老氏族,則一統之路勢必困難重重,而且朝堂的管控也定然不穩。
這件事,隻有彆人來做才行!
“你的計劃,著實不錯。”姬發稱讚道,“讓公子羽長大後鏟除老氏族,再讓劉邦順利接手,這樣一來,奴隸製度的廢除,就進行的徹底了。”
嬴政道:“分裂幾百年後的一統,政局定然不穩,隻有讓它再亂起來,之後的王朝才坐的長久。”
姬發讚許地撚著白須,點了點頭,目光落在了嬴政腰間的軒轅劍上。
“真是沒想到啊,這軒轅劍竟然就是金烏足所造。”姬發轉移了話題,說道,“虧得之前我還讓你去尋找金烏足,卻不料它就在咱們身邊。”
嬴政問道:“師尊之前從沒聽說過此事?”
姬發搖了搖頭:“在九幽中未曾聽說,就連黃帝先祖留下的古籍中也沒見過任何記載。”
嬴政分析道:“想必那些神鳥得知我是最後一任的天承者,所以才告知此事。”
“應該是這樣。”姬發狐疑道,“但為何黃帝先祖也沒有留下絲毫痕跡透露此事?”
“或許,這軒轅劍是神器所造,他不想節外生枝吧。”嬴政道,“等再見到冰凰的時候,咱們再細問問它,看看還有彆的禁忌什麼的。”
“好,帶上東西,咱們回去再說。”
師徒倆收拾好東西,又對太公的靈柩躬身行禮,然後邁步返回地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