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晉鄙困窘(2 / 2)

長平長平 楚秦一鶴 5152 字 7個月前

張輒道:“車氏谘之於韓不申,似意韓人也;不申則言,蓋魏舊臣段乾氏之後。善鍛,王欲命其司武庫也,故欲歸其軍功。”

信陵君道:“如魏舊族,行於魏王,王必用之,何勞軍功。韓人自薦,王不欲客之,則以軍功塞眾,可矣!”

張輒道:“姑無論段子何來,今王欲歸其功,而芒氏無策,以此說車氏,可乎?”

嶽、郭二人立即來了興趣,齊道:“可矣。”

信陵君道:“何人願往說之?”

仲嶽先生道:“臣願往說之。但言君上願親引勁旅,直赴啟封,而以此功歸段子。惟願芒氏少助軍糧,略為接應耳。車氏如應喏,必能就芒氏,而協和於我也。”

信陵君道:“全賴先生之言。”

仲嶽先生道:“君上既決,願告於晉大夫和大梁尉。”

張輒出帳望了望天色,回來道:“天已放曉,吾等且整裝而待升帳。”

幾位先生相互看了看,皆風塵滿麵,冠歪袍斜,發髻蓬鬆,雙眼滿布血絲,俱皆撫掌道:“何軍容至此乎!”眾人一齊大笑起來。

各自重新整理了衣冠,相互謔笑幾句,帳外就傳來了鼓聲。

信陵君派出軍使去請晉鄙,一名門客去請大梁尉。

晉鄙一路十分辛苦。他是這支軍隊實際上的最高指揮官,但必須時時刻刻把魏公子頂在前麵;魏公子似乎有些提防他,不願意與他就近安營,這又使他的工作複雜了許多;更為可怕的是,這位公子哥在一班門客的攛掇下,老有出人意料的新主意,他必須把這些主意付諸實施,還必須保持局勢的穩定,不能讓這些胡鬨擾亂了軍營。前兩天,這位公子哥發神經,讓大軍在無險可守,無城可據的荒涼原野停留了長達五天。他不得不為此多派出了許多路斥候,更遠更密集地打探各方情報。在遣散了部分老弱,縮減了軍隊人數後,昨天公子哥終於同意出發,向秦人進軍了,這讓晉鄙長出了一口氣——不然,這種時刻提心吊膽的日子不知何時是頭,向敵軍進發,其實也意味著再困難也有了結束的一天。

晉鄙十分小心地將信陵君控製於小邑的五千精銳擋在自己和長城之間;自己則以前鋒的名義,靠前指揮,將所有部隊都布署在這支小部隊周圍十餘裡範圍內,一麵拱衛信陵君,絕不讓他出一點危險,一麵還不能讓信陵君看出來,以免傷了他的自尊。

鼓聲響起時,晉鄙已經穿戴整齊,立於帳前,看著營中軍士們整隊。不多久,信陵君派出的軍使到了,請晉大夫和簫先生同往議事。晉鄙暗自腹誹,但依然將營事交給偏裨,自己和簫間一起乘車前往信陵君營帳。

十來裡的距離,乘車很快就到。信陵君的營門外已經開始列陣,一群門客擠在營門前監督。見車乘過來,急忙迎上來,一人接過轡帶,把車牽到營後,一人引著晉、簫二人往大帳而去,邊走邊說:“君上候大夫久矣!啟封令、尉為芒將軍門下車先生援出,已至營中;芒將軍總大梁城守,恰可互援。固願大夫與車先生議定,便好行事。大梁尉雖抱病,亦與。”

聽到啟封令、尉和車右先生的名字,晉鄙心中大震:這些人分彆來自不同勢力,在朝堂上有協調這些勢都十分困難,何況是在營中;而且信陵君怎麼能把這些分屬不同陣營的人招集到一處的呢?臉上還是保持著神色不動。

快到帳口時,門客又小聲地道了句:“韓人不申亦在營中。”這句比前麵那句還要讓人震驚。還未等晉鄙有所反應,門客已經在帳口外高聲唱道:“晉大夫鄙至!”晉鄙立刻收斂起自己的心情,拱手於帳外;姿勢剛剛擺定,信陵君就已經出現在帳口,拱手道:“無忌謹候大夫、簫先生。”

晉鄙回道:“臣無狀,勞公子久候,死罪死罪!”簫間跟在後麵敬禮,卻不說話。

信陵君道:“緊急軍情與大夫議,願勿禮。”

晉鄙道聲“喏”,跟在信陵君身後進了大帳。簫間則毫無存在感地進入帳內。帳內布滿了信陵君的門客,分彆站在帳內不同位置,主要負責警戒。正中設一幾案,東麵都是信陵君的門客,大梁尉則坐在西席首座。信陵君將晉、簫二人讓在西席,大梁尉欲立起讓座,被晉鄙堅決辭讓,道:“微卑之臣,焉敢與貴人爭座!”定在大梁尉肩下坐下。簫間見二人雍容辭讓,不知自己位次如何,一時呆立場中。信陵君道:“孤忝掌大軍,賴諸卿協力,幸未有失。今吾之幕臣忝居東道,願諸卿就西席。”對簫間道:“簫先生雖布衣,總掌營事,位莫尚焉。暫辱居下,幸勿辭!”

簫間可有可無地回道:“微庶豈敢!”

晉鄙見自己與大梁尉的辭讓波及簫間,連忙扶大梁尉就坐,自己在下首坐下,簫間在晉鄙之下就坐。

信陵君回到案前,致敬道:“辛勞諸卿!”

眾人回禮道:“願以力效!”

信陵君道:“承諸卿威德,諸先生竭力,張、郭先生等深入啟封,一探軍情,二者援出啟封令、尉,及芒將軍府車先生,並韓王孫不申等,現在營中。此事頗關軍事,故請諸卿一議。”

晉鄙縱然事先已經得知消息,聽到信陵君親口說出此事,心情還是一陣翻騰,一時竟說不出話來。恰在此時,上首的大梁尉拍膝道:“善哉!公子有此先生相助,何慮大事不成,強秦不滅!”晉鄙等大梁尉說完,這才緩過神來,亦於席間道:“真吾軍之幸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