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再入大梁(1 / 2)

長平長平 楚秦一鶴 5198 字 4個月前

車右不知道說什麼才好,隻得默不著聲,低頭專心駕車。芒申突然轉臉隔著車右問陳四道:“陳四兄多識異士,得聞豕三否?”

陳四不防芒申會問到自己,也轉過頭去,微微俯首,道:“公子何問?車搖風急,雖近難聞!”

車右先生道:“公子言陳兄識得豕三否?”

陳四道:“史三?市井之人,必非本名。是何人也?”

芒申也聽得有些模糊,問道:“何言也?”

車右先生道:“豕三非本名,蓋何人也?”

芒申道:“一方豪傑,但聞其名,不知其實。”

車右先生再次轉述過去。陳四道:“史氏雖多,行三者亦眾,然少居市坊,多俊才,少豪傑。”

車右先生又轉述過去。芒申道:“豕三居長城外,侯嬴長夷門,或有所聞。”

聽了車右先生的轉述,陳四道:“小子從夷門衛隻三數月,見聞短少。或夷門衛能知之。”

車右先生轉向芒申道:“侯嬴或知之。”

成功地轉換了話題,又隱約發現自己與芒申的對話其實陳四聽不清楚,車右先生心裡落下一塊石頭。但芒申所言引起的波瀾並未在車右先生心中消失。芒申隻與信陵君近距離抵觸了幾天,就發現這麼多情況,要說芒卯毫無察覺,幾乎是不可能的。但自己從芒卯那裡並未得到哪怕一點暗示……“芒府智囊!”車右先生暗自心傷。“或少年輕狂,亦未可知。”他隻能這麼為自己解釋。

沉默地行了會車,囿中的城樓已經消失在地平線上。車右先生終於還是先開口問芒申道:“依公子之見,將軍何為,外能合信陵君之力,內能儘臣子之職。”

芒申道:“晉大夫彙中下二策,分兵取南關、華陽,命臣入朝請使赴韓。是但深溝高壘,先為不可勝。以此籌之,先生必有良策。”

車右先生先背了段書,道:“‘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信陵君計能出此,所謂善戰者也。唯‘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則有餘。’守不足,何事不足?糧秣軍需也。若糧秣軍需不繼,何能守之,而待敵之可勝?故信陵君之計成與不成,其在糧秣乎!南關殘破之餘,糧秣難繼;華陽,韓之邊邑,雖有積糧,恐難言充足。成敗利鈍,其在大梁乎!南關、華陽,距大梁二三百裡,城南有警,需繞城北,尤得重兵護衛。兵法十一至。何能久持?必不支矣。”

芒申道:“秦人委軍而爭利,則輜重捐;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裡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後,其法十一而至。此疲兵也。若急擊之,得無勝乎?”

車右先生道:“公子但知其一,不知其二。秦雖百裡而爭利,然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雖千裡而不勞,何況百裡。急擊非計也。”

芒申道:“急擊非計,緩難持久,奈何?”

車右先生道:“亟肄以疲之,多方以誤之。既疲而後,以三軍繼之,必大克之。乃其計也。”

芒申道:“公子聽之歟?”

車右先生道:“此計用與晉大夫議得之。欲報公子,公子止之,乃命大夫代行將軍令——是委全軍於大夫也。必得行也。”

芒申道:“誠若是,則破秦必矣。大梁何為?”

車右先生道:“但亟肄之一也。王欲段子乾建功,將軍以偏師擾秦,少建功業,即歸於段子,必能成矣。現城外二軍:信陵君、寅公子;城內一軍,即是三軍。日以一軍擾之,秦必亂,事必成,而功必立。”

芒申道:“如是則信陵君首陣鬥之也。”

車右先生道:“大梁,宗廟安危所係,不容有失。若需大梁安定如山,惟得信陵君履險矣。雖雲千金之軀,不立危牆;麵安危存亡之機乃在於彼,亦無可辭也。”

芒申沉默片刻,轉移了話題,問道:“家兄至今未見,先生何教?”

車右先生沉吟道:“寅公子已至陳留,應無疑義,以運糧入城也……敢仍留陳留?如得陳留之助,又有虎仲先生在側,必性命無虞。……或為他事所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