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得見中人(2 / 2)

長平長平 楚秦一鶴 5446 字 7個月前

中人道:“時值上巳。王偕太子、諸宮同往洧、溱,洗濯祓除。吾隨左右執器。忽報有使上達,王正浴於洧,左右後宮相擁,不堪入目。乃命太子相參。至浴畢,太子歸,神情頗頓。——時吾侍於王側,故知矣。王曰,何使上達?太子曰,秦人遣陳筮說韓歸秦。王曰,三晉者,兄弟之邦也,不忍相背。太子曰,兒亦答之,而陳筮曰,盟於三晉,何利之有?若盟於秦,秦出關東,韓為東道,可倍價賈之。故汝見之,今秦出關,倍價而糴糧,韓車載舟籍,以往助之。貴家若有意,早晚掃倉而糶,亦得倍利。不可緩也。”

張輒道:“王先曰,不忍背三晉,義也。太子複言其利,王何言?”

中人道:“王言,千裡籍糧,十不一至。就糧於韓而隻倍價,秦何計之精明也!”

張輒道:“事定否?”

中人道:“家國大事,焉可一言而定!然方以時勢,蓋大計已定,其源乃在於彼。”

張輒複殷勤勸酒,問道:“微官人之言,小子何知?然官人言‘緩則有變’,奈何?寧王有所不定乎?”

中人飲了一口酒,道:“汝小子卓爾有識,能見細微處。與魏乎?與秦乎?王難定也。故緩則有變。”

張輒道:“王臥病久矣,今其情奈何?”

中人道:“此複為吾所知也。十月望日,王與姬共飲於月下,忽太子來報,秦人出關,命韓備糧於道。王聞之,手中爵落,猝然而倒。急扶回宮,日夜胸痛不息,複加痰喘。群藥並進,稍稍得複。至今十日,猶複臥病不能視事。朝事儘廢,有事緊急者,由太子與將相斟酌而定。以吾觀之,助糧於秦,乃太子所為,若王瘳,或廢之。故曰‘緩則有變’。”大約是酒喝到位了,中人的話明顯多了起來。

張輒道:“王扶病,陳筮入視否?”

中人道:“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則不知也。”

張輒道:“陳筮所居何處?”

中人道:“亦未知也。”

張輒道:“陳筮拜王,必有所歸,是何人主之?”

中人道:“皆由中車主之。”

張輒道:“勞官人相邀而見。”

中人道:“吾何人也,敢邀中車!汝欲知陳筮居處,吾可打探……五百!”

張輒從懷中掏出兩個小串,放在席間,道:“事出倉促,不及數也,聊以為信。事成必不敢忘!”

中人斜著眼看了看張輒,猶豫了會,把錢拾起來揣進懷中,道:“也罷。若得信實,再付不遲。旦日便有回報。”

張輒道:“如此甚勞官人。小子暫回取錢,敬候官人佳音。”起身辭出。對肆主道:“官人但有所需,可儘與之,都於賬上結。”肆主應喏。

出了酒肆,張輒覺得天色尚早,自己入了城,不帶點東西出城好像有些不近人情;但帶的東西多了,又引人注目。於是就向兩名扮著乞丐的門客走來,走近了,一人扔了一個錢,把兩人叫到一處,道:“少時抬貨歸鄉,汝得便否?”

兩人一人答“得便”,一人答“不便”。答“得便”的打了答“不便”的一下,喝道:“有吃有喝,有何不便?”答“不便”的問道:“錢幾何?”

張輒道:“再添一錢。”

那人道:“一人一錢。否則不便。”

張輒道:“如此且隨吾來。”

三人走到一處,張輒小聲道:“事畢矣!略帶少物出城。何物可辦?”

一名門客道:“入城而賈,多為豬羊、器物、衣帛等項。”

張輒道:“一腔豬何如?”

一門客道:“甚善!至夜饗士卒,可得肉食矣。”

於是三人到市中,買了一頭去了毛的整豬,抬在一根杠子上,出了城。離城十裡,找了個僻靜處的河溝,避開觀察,把豬放在溝裡,水草遮掩,做好標記。依然作兩處分開而行,直往華陽而來。

到了右營,見過梁尉公子和司空,說明有一腔豬放在前麵的水溝裡。司空派出十人,跟著一名門客返回藏豬之處,張輒和另一名門客則回到華陽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