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嶽先生道:”無需。但知其所往而已!“
曹先生道:”此易耳!“
不久曹先生即回報仲嶽先生,車右先生已經離家,不知所之。
仲嶽先生讓派出門客,於大梁城各門門衛暗訪,適才可有持芒府節符出城者。
不久回報,未見也!
仲嶽先生也感到事情蹊蹺了:車右先生隱形!他這是要去哪兒?
從一開始,仲嶽先生就認為車右先生所謂”熟籌之“就是想找人商量,但車右先生的刻意隱瞞反而激起了仲嶽先生的好奇心:能讓車右先生這麼孤傲的人都要折節請問的人到底是誰呢?為何車右先生要隱瞞他呢?仲嶽先生的第一反應是,這可能會傷車右先生的自尊,讓他顯得不那麼智慧。現在看來,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僅僅為了避免傷自尊,完全不必要動這麼大的手腳,除非車右先生是個自戀狂,但他顯然不是!沒有任何人懷疑車右先生的智慧!
仲嶽先生找到張輒商量,張輒馬上想到那個在啟封見到的老者張祿。仲嶽先生聽了,也覺得有可能,畢竟車右先生和那位老者十分輕易地就將啟封令、尉說動了。仲嶽問張輒道:“是子春秋幾何?”
張輒道:“須發皆白,身軀佝僂,似將入木!”
仲嶽先生惋惜道:“可歎英雄,終埋沒泥沙矣!”
兩位驚天動地的門客相互感歎之時,車右先生正在夷門衛所準備出城。突然,一名武卒過來報道:“適有公子府門客查問有執芒府節符出城者否?”
侯贏笑道:“汝何德,能令公子加眼!”
車右先生道:“何所德也,夜來但斥其愚人耳!”兩人皆笑。
侯贏道:“速往,遲則為人所知。出城後尋酒肆暫歇,至暗乃投逆旅借宿。……公子門下皆愚人也,竟以芒府節符為事!”
車右先生道:“彼何知夷門衛之節符哉!”
車右先生背起一個包袱,從夷門而出,往一個酒肆而行。在酒肆中,他言有事請教,邀請了一名老者與其共席,問了些風俗人情,家長裡短。老人自然知無不言,直到天晚,方才各自歸家。
車右先生複依言找了家逆旅住下。告訴堂上,不用過來侍候。堂上自然心領神會,也落得清閒。
車右先生打開包袱,換上黑衣,飄然而去。沿途仔細觀察,沒有發現有人跟蹤,乃直往東鴻裡之後而來,於後門敲了暗號,得到回應,才翻進籬笆,進了廂房。
張祿坐在草席上,罐裡的火種一明一暗閃爍著,照得張祿的臉也詭異地一明一暗。車右先生罵道:“老兒,亦能弄鬼也!”
張祿道:“汝自心虛,何待吾弄!”
車右先生道:“吾心虛何來?”
張祿道:“孰能道也!”
車右先生道:“說來汝亦當驚!秦伏殺韓卒四萬,汝驚之乎?”
張祿道:“有心算無備,無驚也!”
車右先生道:“秦人複至梁郊,汝驚之乎?”
張祿道:“敝邑人皆往囿中守戰,何驚之有!”
車右先生道:“魏複與秦和,汝驚之乎?”
張祿道:“戰又不能,守又失所,不和奈何!”
車右先生道:“汝道秦以何以和?”
張祿道:“必也得城!”
車右先生道:“何城?”
張祿道:“但南陽之城而已,其溫乎!”
車右先生道:“汝失之矣。秦索煮棗!”
張祿想了想,道:“妙哉,其索也!”
車右先生道:“其妙何在?”
張祿道:“妙在毫厘不差。多一分則貪,少一分則怯。以煮棗易圃田,正相當也!”
車右先生道:“魏主不欲,奈何?”
張祿道:“其可禦秦兵乎?欲以圃田殘破,而保全煮棗耶?”
車右先生道:“得煮棗而廣陶,其穰侯之謀乎!未必得之於秦王,或有可為。”
張祿道:“秦以煮棗退兵,其意在和不在戰,正好因其勢而利導之!奈何計不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