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右先生道:“煮棗雖邊邑,陶之所望,所涉必多。南陽雖要地,土薄而民貧,財貨不出,所涉者小。秦既舍南陽八城,再複舍之,亦無所戀。”
張祿道:“見利而忘身,其敝也乎!”
車右先生道:“苟為梁謀,以南陽而易煮棗,奈何?”
張祿道:“南陽已獻八城,所餘無多。軹失而複得,其實幸也,不可複失。可失者,其在溫乎?”
車右先生道:“朝中所議,南陽餘城皆可,惟溫最大,不可獻!”
張祿道:“何其愚也!餘十餘城,城雖小,一一自保猶可!溫雖大,孤城得全乎?或以他城易溫,則勿庸議也。”
車右先生道:“或以一二城易溫,其可乎?”
張祿道:“穰侯言煮棗,適其當也,而必欲易之南陽。南陽諸城,或溫或其餘,必得其一;以利計,則獻其餘;以身計,則獻溫可也!汝其計之,南陽何城,可易煮棗?”
車右先生道:“當以何策說魏朝?”
張祿道:“愛利者,言以溫易煮棗,其利多矣!愛身者,言舍溫而保南陽,失之少也!”
車右先生道:“複當以何策說於秦?”
張祿道:“但以梁不願割城,惟願一戰為言!……穰侯得溫入,必大喜而退。又複何言!惟其人……”
車右先生道:“言和者,段子乾也!”
張祿道:“以溫易煮棗,實以大易小也。惟其言必鋒利,無退縮之意,方可塞天下洶洶眾口!”
車右先生道:“自當言之於敝主!”
張祿道:“使命必成,先生其勿憂也!”
車右先生道:“若得遂意,必相謝!”
張祿打斷道:“若能少至敝野,其所幸多矣!苟為魏相所知,其禍非淺。魏相、須賈大夫皆主外交,慎之,慎之!”
車右先生歎息道:“先生寧以此終其生乎?”
張祿道:“魏相其得去其心乎?”
車右先生道:“複有可欣者,鄭公子甚得君上之心,或可出士。兄其變易身份,重出於朝,亦未可知!”
張祿道:“借兄吉言!鄭氏性忠敦,非上進者也。但得營司、校率,則幸也。何敢望他,徒招禍也。”
車右先生夜行而來,不敢久留,相辭而去。張祿於暗處觀察良久,未見異常,方才休息。
車右先生回到逆旅,查看房中並無異樣,換回常服,歇了一歇。次日淩晨,結了房錢,等在城外,和第一批進城的人進入夷門,直入夷門衛所,換回自己的衣裳,換了裝束。趁天色未明,匆匆往芒府而來。路上遇到一人,於道旁見禮道:“芒府車先生否?”
車先生見了,並不認識,回禮道:“正是微庶,敢問尊家……”
那人道:“微庶乃魏公子門下,奉命來尋先生。聞先生早出往夷門,故候之也。”
車右先生心中吃了一驚,暗道:哪個多嘴,說出夷門來。但又不敢否認,道:“容微庶稍整容裝,即入宮拜見!”
那人道:“先生若早往夷門,必有要事。微賤不敢相催,望先生早至!”
車右先生道:“並無大事。些末小事,托與友人。”
兩人相辭而去。車右先生匆匆回府,心裡想著要如何把自己往夷門衛所的消息說圓了。那人則直接回到魏公子府,找到仲嶽先生道:“已見車先生。按先生所言詐之,必也往夷門衛所也。”
仲嶽先生道:“先生之行也,建功!君上必有所請!先生可密將餘人請回!”那人離去。
原來,仲嶽先生失去了車右先生的蹤跡後,於天未明時,往每個城門口安排了一人去堵車右先生,統一說辭,套車右先生的話。
見有了車右先生的消息,仲嶽先生讓信陵君早些去大梁門等著,車右先生早晚必至。信陵君心領神會,帶著張輒和仲嶽先生恭立於大梁門外。
有頃,芒未駕車帶著芒卯和車右先生而來。見信陵君還是在大梁門在恭迎,隻得還是遠遠地下了車,步行過來,兩相見禮。車右先生道:“禮不下庶人,禮也。公子,貴人也,禮不當下於微庶也!”
信陵君道:“昔文侯禮敬卜子夏、田子方、段乾木。此三子,皆布衣也,文侯以師禮之。先生,賢者也,小子少德,未能師之,敢不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