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定,須賈和段子乾自乘一車,段子乾在魏國境內無所使,魏相府派出一車,協助段子乾;須賈大夫自帶自己的隨從一車;芒府派出一乘兵車護衛。五乘車,就於早餐後集齊出發,約午後可至圃田。約好與囿中晉鄙互通聲息,而由晉鄙隨時派人將消息傳遞回來。雖然大家都認為這樁買賣雙方得益,但誰知道對方的想法呢!
吃過早餐,信陵君、芒卯、魏齊三巨頭親自到大梁門,送須賈和段子乾一行出城門。眾人再回大梁門商議一番,也不得要領。各自散去回家。
須賈大夫一行於午時抵達囿中,麵見晉鄙大夫、囿中守等高級將領。他們聽了須賈的介紹,都感到和議有望迅速達成。晉鄙大夫還特彆提到,現在守囿中的武卒已經好兩個月沒有歸家,身體不僅疲憊,而且病者甚多,戰力十不存一。談判時務必注意這一點。
從這裡到秦營已經不遠。須賈一行從囿中出來,隻走了不到一個時辰,就看見秦軍大營。驗過節符,說明此次出使的乃是魏中大夫須賈,原使臣段子乾為輔。前營的官大夫將他們帶到一座農舍中,命他們稍待。
不多久,三乘革車“品”字形馳來,在農舍前停下。從前麵的車上下來一個老者和一個壯年,後麵車上下來的,全都是戟士。段子乾小聲介紹道:“老者即穰侯也,少者名胡陽,秦王客卿。
須賈來不及多打量,即和段子乾走到門前。農舍沒有台階,所謂降階、東階、西階等一應禮儀都用不上,真是所謂”禮不下庶人“,因為庶人實在造不起。須賈在前,段子乾在後,出了門後,便停下來。下了車的穰侯和胡陽也在十步之外停下。
段子乾上前兩步,走來須賈前麵,再施一禮道:”魏中大夫須賈,謹奉魏王命,出使秦軍,為講事!“
胡陽也上前兩步,施禮道:”秦王聞魏講,乃命秦相魏冉,見於魏使,為講事!“
須賈始終叉手而立,兩邊客相說完了,須賈趨走上前,道:”須賈謹見魏相穰侯。“
穰侯一拱手,道:”魏冉衣甲在身,不便行禮,願省!“
須賈第一著便被穰侯破壞了氣氛,心中暗道,此行非易。
四人進入農舍,在草堂上坐下。穰侯開口道:”臣,武士也,本艱於言。故前者均以胡卿相迎送。今大夫新至,不容臣不出迎。若所談無果,大夫可但付於胡卿!“
須賈不不甘示弱,道:”臣於魏王得命,王沐浴更衣,而居上殿,臣沐浴更衣而立於下,王言,秦與魏,盟也。今秦和疑,不可不釋之,神鬼弗福也!王清心齋戒而願和者,同盟之義也。“
穰侯道:”昔與魏公子信陵君無忌盟於啟封,言未迄,而韓軍突至。非秦卒上下用命,幾為所乘。背義棄信,神鬼弗福!韓卒授首者四萬餘人,豈非天哉!臣惑於心,豈吾心有不見察於魏王乎?奈何棄義而背信耶?故引軍叩關,求王以申其意。王遣段子至營,諄諄以信義為言。臣惑難解。何者?華陽者,為魏所據以拒我,此天下皆知。韓乃出華陽攻我。此不解之一也。魏請韓援以擊我,複與我和,乃複請韓擊我,奈何?此不解之二也。猶有甚者,魏請韓擊我,乃以許我之城複許於韓!一女二嫁,此不解之三也。臣不敢意魏王言而無信,然有此三不解,其意難平!“
須賈道:”華陽之事,鄭軍之請,臣有與焉,願為穰侯釋之。方秦王問罪於敝邑,洶洶然不可禦也。小邑懼罰,求於盟國,以緩其罪,此情之常也,無足怪之。韓軍之至華陽也,魏拒之而不能入,此臣所親曆,胡卿亦可證也。啟封之盟也,穰侯必令華陽兵解而後秦退,華陽乃奉命焉,故韓軍得入也。此胡卿亦親見,可為身證!魏與秦盟於啟封,築壇而昭天地,諸國皆知。豈意韓獨不知乎!韓之躡秦,非與魏議,然穰侯問罪,臣不敢辭!至於韓城與秦城暗合,此穰侯之辭,臣不知何答!臣出大梁,王諄諄而言,必也以誠,而結秦心,不可稍懈。故臣不避湯鑊,敢言如言!“
穰侯道:”段子亦言其事,今複得之於大夫,不容不信。然大夫言‘韓城與秦城暗合,此穰侯之辭’,似有所指。臣必以告,魏與韓南陽之城三,皆處魏與秦之八城之中,大夫勿得以無據而辯也。“
須賈道:”魏之請韓者,臣也。臣與韓三城之時,猶未與秦盟也。穰侯以此責臣,臣不能不辯!“
胡陽道:”魏既以三城許韓,複以之賜秦,其段子之欺秦耶?“
段子乾也振振衣襟,答道:”非敢欺也。大夫以三城許韓援敝邑,臣與秦盟,許韓之議自解。韓人以前議欺於秦,穰侯察之!“
這番辯辭,早在大梁門時就已經擬就,故兩人胸有成竹,一一回應,理直氣壯。
穰侯道:”雖難服眾,猶或有之。魏請於韓,韓擊於秦,秦卒之損多矣!敢請魏王賜地以恤之。“
須賈道:”段子之歸於梁也,言秦再索地。魏人多有其議。昔魏之擊趙於,破於邯鄲,趙不割地,而邯鄲複起。齊人攻衛,拔故國,衛人不割,而故地複反。皆以為趙、衛可法也。王若欲講,少割而有質;不然,必見欺。王乃曰,秦有疑於魏,魏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君子者,必以忠信。與溫以和,以見魏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