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請關分例(1 / 2)

長平長平 楚秦一鶴 5494 字 4個月前

鄭安平跟著鄉裡一起回家,其餘三人由於家比較遠,決定在驛中休息一夜再回家。四人約好值班的順序:明天由鄭安平獨自值班一整天;後天開始,白天大家聚齊,夜間輪流值班。

可能是吃到肉了,一路上,鄉裡們情緒熱烈,各自描述自己在營中的種種艱難的愁盼,紛紛表達自己對來年的美好憧憬,並相互祝福。

東鴻裡的人由於在梁西驛聚了餐,回來時已經很晚,鄰裡的民軍早就回來了。所以當他們回來時,全裡還能走動的人都聚在裡前廣場相待。人群一到,立即被各家認領回去。隻有鄭安平孤身一人,穿過熱鬨的裡巷,來到最後麵孤零零甩出來的院子裡,“吱呀”一聲推開門,張祿從廂房裡出來。鄭安平過去見禮道:“先生安好!”

張祿道:“公子安好!且先更衣再言!”

鄭安平依言,先回堂上,將甲與弩箭掛在架上,長矛倚在柱邊梁上,換了一身常服出來,進入張祿的廂房。

一進廂房,鄭安平就迫不及待地問道:“奈何秦人入關,隻三幾天便走?吾意複得月餘。”

張祿道:“秦人之糧不足久持也。”

鄭安平道:“圃田糧甚多,焉得無糧?”

張祿道:“汝有所不知。秦人征伐,無鼎鑊同行,但備碗盞而已。其糧皆燒製,粟三斤才得糧一斤。秦人隨身常備糧十斤,少則十日,多則月餘,糧必儘矣。圃田之糧,皆稻也。不經舂煮,難以下咽,秦人不與也。”

鄭安平道:“秦人既無糧,當日即應退去,奈何侵我?”

張祿笑道:“此穰侯欲以濟私也。”

鄭安平道:“何以濟私?”

張祿道:“秦相封穰侯,其封實在陶,此天下之中,財貨所聚之地也。昔陶朱公依之,三聚三散,良有以也。然陶地易,雖萬人無可守之,非所以固根本,立基業者也。穰侯自封陶以來,每欲擴之,必得堅城以為固。今者以奇兵襲梁,其意乃在梁之邊邑煮棗,欲得以大陶。”

鄭安平對這些山川地理很不熟悉,問道:“陶與煮棗,距梁多少?”

張祿道:“約三百裡。”

鄭安平道:“未為遠也。”

張祿道:“魏地狹,距韓都鄭不過百裡,距楚都陳亦隻二百裡。北距趙都邯鄲五百裡。距陶三百裡,其亦遠乎!”

鄭安平道:“秦與梁,其路有幾?”

張祿道:“大梁至秦邊關函穀,不啻千裡,從函穀至於鹹陽,又五百裡。”

鄭安平道:“何秦之大,而魏之小也。”

張祿道:“秦雖大,土方苦寒,地薄民貧,所在荒野。魏雖小,河渠四布,曠野千裡,物豐而民庶。各有短長也。”

鄭安平道:“魏與秦一邊邑,穰侯得之以大陶,秦兵遂退。”

張祿道:“所言無大差。惟所予之邑,非煮棗,實溫也。”

鄭安平道:“蓋以大陶,何邑並無差也。”

張祿道:“非也。得煮棗則以大陶,得溫則以大南陽。”

鄭安平道:“南陽何謂也?”

張祿道:“南陽本周畿,以王子帶之亂,晉勤王有功,乃賜晉也。三家分晉,各得其地,交錯其間,蓋無分野。昔者,秦與魏屢戰於軹。前者,秦在啟封與魏和,得魏南陽八城,皆邊邑小城也。複入魏境,再得溫,南陽大城也。是故秦據南陽八邊城,一巨邑,得其半也。南陽事多矣!”

鄭安平道:“蓋聞南陽,地薄而民貧,何屢戰於此?”

張祿道:“是亦有所因也。三晉本據山西,因戎狄之亂,遷於山東。山東之土,與三晉故國,其道乃在南陽。故斷南陽,是斷三晉之要也。三晉據南陽,則秦難出山東。”

鄭安平道:“誠若是,秦未大陶而大南陽,所獲得無多乎?”

張祿道:“誠如公子所言也!以溫易煮棗,看似以小易大,其利實多!”

鄭安平道:“奈何計出此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