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訪圃田(2 / 2)

長平長平 楚秦一鶴 4671 字 10個月前

圃田丞道:“言儘於此,願辭!”眾人皆伏拜稱送。一起站起,送出衛所門外,相辭而行。五人也不入衛所,直接離開圃田。

出了城,大家相約共往犬兄的家中拜訪。沿著方方正正的田間道路,犬兄介紹著這裡的日常勞作,以及農戶的區劃。這裡按百戶一聚的規格,在百塊水田的中央建起鄉裡。鄉裡以十字形四條大道與周圍相連,每塊水田間以小道間隔,每塊水田皆以百畝為率,為一戶所管。由於四周景致基本一致,如果不是在這裡行走的人,很容易迷路,一不小心就走到彆人鄉裡去了。但如果熟了,就會發現其實每塊田都不一樣,仿佛有自己的靈魂一樣,與自己的主人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親近。

果然,走出十裡,犬兄指著一塊水田道:“此乃吾家之地也。”引著眾人拐入一個聚裡中。在裡口戲耍的小兒見有人過來,都停下遊戲,警惕地看著。犬兄主動向他們揮手。有幾個比較大些的孩子認出了犬兄,紛紛上來道:“犬父,犬父!”其他孩子也都跑過來。犬兄很耐心地低下身子,從懷中掏出一個布袋,撮出一撮烤菽,放在每個孩子的手中,一時間,裡口歡笑聲一片。

孩子的歡笑聲驚動了近處的成人,就有人出來觀望。見一群身著士子服裝的人,在裡頭站著,被一群孩子圍繞,也就走出來。見是犬兄,也過來打招呼。犬兄給每個孩子分完菽,直起身來,對眾人行禮道:“謹見仲父!羊兄!”

這裡的人都沒有姓氏,相互之間都呼小名,什麼馬牛羊雞犬豕,粟稻麥黍菽稷……這些農家熟悉的物件,再加上黑白黃赤等顏色、一二三四等編號,就構成了人的名字。

雖編製上隻有百戶,其實壯丁經過近百年的發展,已經達到二三百人。誰和誰有親緣關係,親緣關係如何,大家都記得清楚明白。如果有一戶絕了兒子,其他人一定會貼心地幫女兒找到贅婿,從而頂門立戶;如果連女兒也沒有,大家也一定能從親緣關係最近的一戶找出人來頂替,絕對沒有人敢冒領。

最初入住這一裡的,有五個家族,犬兄所在的家族當時並不繁茂,住在裡中靠外的地方。但百年來,女人能生,男人能養,在舊宅周圍後起的家宅不少,雖然沒人統計,但隱隱有裡中人口第一大族的地位。

犬兄回來的消息迅速傳到家中,犬兄的兄長首先迎出來。見過三位兄長,犬兄引見了幾位同僚。兄長彆的聽不懂,但令啊、尉啊、丞啊,這些是懂的,知道是大官,立時慌了手腳,不知道犬兄把這些官員帶回家是什麼意思。鄭安平趕緊解釋道:“吾等與犬兄,皆兄弟也。今途經貴裡,隨道拜訪,叨擾一餐,其可得耶?”

老大聽明白了,這些人是官員,但自稱是自己弟弟的兄弟,要往家裡吃飯。他急忙命老三回去報告,有貴人來訪,請諸父相迎,並讓諸婦準備晚餐。老三也聽明白了,趕緊就跑了。老大、老二作揖打躬,請五人往家走。

在路上,犬兄已經說明,自己是以早喪上報的,家中並沒有自己這個人,所以鄭安平也就沒提“高大門楣”之類的事,隻說因為犬兄在年底進行的戰鬥中,作戰英勇,身負重傷,已連升三爵,並被委以重任,現往任途中,拜見圃田守、尉,順道過來探望。

犬兄是武卒,家裡是知道的。但他連升三爵,並被任職的事,則聞所未聞。老大不禁抱怨道:“四弟,此等好事奈何不央人相告!”

犬兄見四周沒有旁人,道:“告之便又如何?吾不在籍,汝等能慶乎?能光大門楣乎?徒招禍耳!今者至,亦不可為外人道,恐招其禍。但言上官訪問風俗可也!”

老大、老二暗自神傷,卻也無可奈何,隻得喏喏而已。

到了家門口,父母雙親都迎了出來,全家族的人都跟在後麵。犬兄向父母伏拜請安,鄭安平等四人也隨著伏拜於地。犬父連忙命諸兒將鄭安平等扶起,自己回避一旁,道:“禮不下庶人,貴人之禮,庶民怎當!”

犬兄也埋怨道:“吾拜父母,禮也。汝等皆上官,焉得下禮!”

鄭安平道:“吾等貧賤之交,汝父母即吾父母也,合當拜之!”

犬兄隻引薦了家族中的幾名長老,其餘諸人皆一禮而儘。長老在前,父母在後,後麵跟著五人,一齊回到犬兄家中。父母隻留了幾名長老進家,其餘人道聲打擾,都讓他們散去。

母親退到廚下,和諸媳婦一齊打理晚餐。男人們依序坐定,寒喧幾句,犬父黯然道:“今者複有明叔之子報亡矣。粗粗算來,吾族中汝輩報亡者,不下十人。”

長老道:“地少人眾,不得不爾,亦勿庸傷感!犬兒豈非有為?餘子亦然。或得建功立業,雖不能光大門楣,亦足快心也。”

犬父忍住自己的傷感,對犬兄道:“汝以何立功,且告知。雖不能榮,亦可喜也。”

犬兄道:“十月秦人來犯,吾驛卒皆為所征出陣。戰畢,凡與戰者,皆等二爵,吾因救主有功,複加一爵。因得三爵。”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