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安平道:“吾乃思之,大梁通天下商道。此戰,魏人殺傷雖眾,而不及大梁。大梁城內必有餘糧。願得城主相助,與吾傭車,同往大梁,無論糧價何如,儘力糴之以歸。何如?”
城主道:“管邑雖多商者,屢被兵災,財貨不繼,恐難如管令所願!”
鄭安平道:“吾有錢於大梁,約得數金,以之糴糧,可得幾何?”
城主道:“糧價不過石三十,戰後價漲,約得五十。一金百石,可支十日之半食!三月非十金不辦。”
鄭安平道:“得支一日過一日。旦日行車往大梁,其可得乎?”
城主道:“往來大梁,乃得三日。牛馬久瘦,不堪驅使,不可早也。”
鄭安平道:“掃倉而食,覓食於野,且待三日!”
城主道:“前者在城中,雖日一稀食,猶可得也。出城歸家,竟無可食,是難為也!”
鄭安平道:“願城主好言勉之,且待三日。”
不硬餓三天,也沒有彆的好辦法。城主回去跟長老們說了,城裡也沒有餘糧,自己隻能去大梁糴糧,三天後回來。這三天,大家打掃打掃家底,挖一些野菜,先對付過去吧!
回到家中,幾名驛卒已經摸到西跨院找相好了,曹包和巴姊和他們打著招呼,還在馬圈裡照顧馬。見鄭安平也來也,很不好意思,行過禮,悄悄溜到各自房間裡了。鄭安平見曹包兩人沒有出來的意思,也就在馬圈中與曹包說道:“吾思管邑乏糧,頗難為繼。不若吾往大梁,支得薪水,糴得數百石糧,以解其急!”
曹包還沒有說話,巴姊先道:“管令之言甚是。管邑四鄉,原有餘糧,可以糴之。今被兵,必無糧,糴無可糴。能往大梁,甚佳!”
曹包道:“管令以私濟公,恩澤萬民。臣不知所言。若有所需,臣之薪,一任管令處置。”
鄭安平道:“或用於他處!”
計議已定,鄭安平回到後宅。小奴和蓋聶雖困倦已極,猶強自支撐。見鄭安平回來,都起來相迎。鄭安平也自心頭一暖,讓蓋聶回房。自己和小奴一起就寢。於枕席上告訴了小奴自己要回大梁糴糧的事,可能需要三天時間。明天出發,後天黃昏可歸。小奴點頭稱是。
次日雞鳴,鄭安平即起身,再和粟兄等人說了此事,讓大家一定安定好管民,勿得為亂。自己帶了車夫和五旺,套了牛,到管邑外與城主彙合。城主帶了兩個兒子,也套了車,徑往長城而來。
由於草秣都在城外,出了城,牛馬倒都能吃上飽飯了,所以精神還行。但依然很瘦,大家都不忍加鞭,任由它慢騰騰地往前走。到城下,城門還未開,遂解開車,讓牛吃了些乾草,打水飲了牛。等到城門開時,牛好像也精神了一些,隨著一些商客入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