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楚國和秦(1 / 2)

長平長平 楚秦一鶴 4561 字 4個月前

今天的湖北被稱為“千湖之省”,在兩三千年前,湖北的核心部分,今天稱為江漢平原的地方,乾脆就是一片湖澤,被稱為雲夢澤;它周邊丘陵,多為林木茂盛的山地,其間散布的穀地,是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

雲夢澤的西岸,長江、漢水之間,是楚國的故地。在今天宜城和荊州之間,分布著多個被稱為“郢”的地方。在楚人的方音中,“郢”的意思就是“京”。而廣闊的雲夢澤及其周圍山地,都是楚王泛舟和遊獵的花園。

但楚王橫永遠也忘不了五年前那個恐怖的日子。當時還是大良造的白起進攻鄢郢,久攻不下之餘,掘水灌城,一座十幾萬人口的都市,瞬間浮屍盈城,再也不見一個活物。

不久,白起又攻下西陵。曆代楚王的故陵燃起大火,神聖的西陵被付之一炬。郢都楚軍出城,向秦軍發起進攻,企圖奪回西陵,豈料尚未接敵,楚兵即一哄而散。驚慌失措的楚王匆匆登上船,沿雲夢澤直逃往安陸。棄舟登岸後,一群亡國君臣一直跑到桐柏山裡的成陽,才稍稍安定下來。

鄢、郢之間的楚國故地儘陷秦手,所剩的國土都是楚國在數百年征戰中逐步擴張出來的土地,包括以前蔡、陳、吳、越等諸大國的故地,以及大大小小幾十上百個說得上名說不上名的小國。這些國家中,歸入楚國時間最長、國力最強的就是陳國和蔡國,幾百年的融合,陳、蔡兩國早已與楚不分彼此。楚王在這裡收攏了十幾萬士兵,封鎖了從桐柏至長江一線,勉強穩定住局麵。

陳、蔡一帶水網縱橫,基礎條件本來就好。魏王後來開鑿的鴻溝更溝通了陳、蔡與大梁的交通。陳國背靠長江魚米之鄉,北向中原富庶之地,商業十分發達,特彆是魚業和鹽業,是兩大特色行業。

陳國為楚滅國後,楚在陳地設縣。長期以來,陳縣就是楚國重要的戰略要地,陳縣公是曆來由楚的權貴出任;陳國故城並沒有廢棄,而是被曆代縣公反複整修,防禦體係十分完善。楚王在成陽短暫停留之後,決定設郢於陳。

陳城地勢十分特殊。如果說彆的城都需要挖掘護城河,陳城乾脆就是建立在湖中的大島上。這座湖心島大致方形,長寬各約三四裡,城的東麵還有一個大島,四周有若乾小島以為拱衛,四麵以橋梁與湖岸相通。這種濕地構造,與楚故郢都雲夢澤相近,雖然規模無法相提並論。

當時的楚王整天提心吊膽,既怕秦軍突破桐柏防線,又怕魏國從大梁南下。幸虧秦國很快就轉換了主攻方向,乘魏國新君初立,政局不穩的時機,把力量投入到對魏國的作戰中,這才讓楚王稍稍緩過一口氣來。

自從定都於陳後,楚王除加固陳城防禦,沿湖修築了一圈外城牆外,還加固了東南方向故項國的城防。楚平王還是陳蔡公時修了一半的乾溪台也被利用起來,作為西南方向的防禦陣地,以楚故地的章華台命名。陳城、項城、章華台三足鼎立,相互距離百來裡,構成一個可以相互支撐的鐵三角。

楚王橫的大弟子蘭在懷王時就擔任了令尹,二弟歇被封為黃公。楚王逃到成陽後,黃歇立即趕來,兄弟相見。黃國也是一個被楚吞並的古國,雖然勢力不如陳、蔡,但也不可忽視;黃歇既為至親,又深耕黃縣,楚王橫立即封其為左徒。黃歇自告奮勇,以商人的名義在各國遊走,附帶經營著楚國在當地的各種業務,一方麵刺探各國情報,防備突然襲擊,另一方麵為楚國的建設提供物資支援。隨著陳、項、章華三城防禦體係初步告成,黃歇才回到陳城。

去年胡陽領兵出方城,的確震驚了楚國。楚王移駕章華台,親自監督警戒。好在胡陽兵力不多,又迅速北上,虛驚一場。而隨後華陽城下一戰,各國皆驚:秦人以少擊眾,斬魏、韓聯軍十餘萬(趙軍沉河的消息楚國沒有探聽到),再次展現了天下無敵的姿態。楚國諸臣判斷,各國外交將麵臨一場重大變革,以連橫代替合縱,可能將成為外交主流。

恰在此時,韓王的赴告來了。

韓王在去年得知韓軍被請來救援自己的秦軍一勺燴後,急怒攻心,不治而亡。但當時正值戰亂,韓國並未發喪,仍以太子監國的名義維持國家運轉。直到秦軍儘退,韓國乃遣使向各國報喪。一時間,魏公子信陵君無忌、楚公子黃公歇、秦公子涇陽君芾、趙公子平原君勝、齊公子安平君單、燕公孫成安君操先後代表各自國王來到鄭城,為韓王舉哀。魯、衛兩國不是王,隻能遣使晉貢賻祭。鄭城內日日宴燕,高朋滿座。群臣公議,上諡號為“僖”:雖然無所作為,但和善可親。下葬之日定在中秋的八月朔。

黃歇回到楚國,楚王派人在半路攔住他,命他不要回陳城,而是直奔章華台,楚王要在那裡接見他。在章華台的行人府中,黃歇匆匆洗去風塵,就開始爬那座必須歇三起才上得去的高台。楚王橫和令尹子蘭正在等他。

兄弟三人見禮畢,各自坐下。楚王道:“子歇其言使韓之事。”

黃歇簡要介紹了吊唁之事,道:“臣往鄭吊祠,韓無失禮處。群臣公議,上王諡‘僖’。”

子蘭道:“亦如其人也。”

黃歇道:“然臣之所惑者,秦、趙、魏遠近不同,然同時而至,共吊數日。及臣至也,皆離而去。”

楚王道:“意其有不可言於吾楚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