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公子道:“秦必不敢背韓、魏而攻楚也,願公勿慮!”
黃歇道:“韓、魏,秦盟也,誓以攻楚。”
申公子道:“秦無重世之德於韓、魏,而有累世之怨焉,焉得信之?秦戰於陳郊,而韓、魏擊其後,秦師無歸矣!秦王寧不謀之?是故必不攻楚也。”
黃歇沉思片刻,道:“善!敢請從之於秦。”
申公子道:“謹喏!”
黃歇叫來家臣道:“此申公子,故友之幼子,遊學四方,未有寧居,今來投效,未可辭也。吾與其父故交,但居於側可也。”
家臣應喏,把堂上的左右間給騰出來,讓給申公子等三人居住,原住於此的家臣們都搬到耳房或廂房中居住。申公子與兩名家臣伏拜謝恩。
吃過晚飯,黃歇讓兩名家臣守在門口,自己在堂中問申公子道:“芒公何囑?”
申公子道:“父感黃公之德,命臣投效於前,芒氏諸人皆惟黃公之命是從,不敢違也。”
黑暗中看不清黃歇的表情,隻聽得他說道:“芒公何惠之深也!二先生何人?”
芒申道:“蓋客卿車右、虎仲二先生也。”
黃歇遙遙一拜道:“得識二先生之容,幸何如之!”
二人閃避一旁,不敢應禮。
黃歇道:“芒公既命公子至,必有以教我!”
芒申道:“敢問黃公此行,欲遊行於秦地耶,欲會秦王耶?”
黃歇道:“公子過問!吾之入秦也,自當說於秦王而與之和也。”
芒申道:“公欲效越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二十年而舉秦,臣以為過也。”
黃歇不動聲色,道:“少康之於有虞,有田一成,有眾一旅,遂滅過、戈,複禹之績。今楚以天下之半,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寧勿可乎?”
芒申道:“非如公所言也。秦人之強,非但兵精而糧足,在人皆願戰,而不避死也。楚但與秦和,魏攻其首,韓攻其身,齊攻其尾,楚豈有寧日?一日三戰,猶得生聚教訓乎?”
黃歇道:“誠如芒公之所言也,楚將奈何?”
芒申道:“華陽之役,韓、魏敗亡,兵少將寡,國將難存,秦若攻之必亡。齊遭大變,亡國幾矣;今雖複,而力殫民窮,無能為也。惟楚之計也,自當引秦兵鋒北向,或攻燕,或攻趙,而楚得安也。”
黃歇道:“秦與趙,皆嬴姓也,兄弟之邦。秦與燕,道路不通,境壤不接,將何以攻之?”
芒申道:“華陽之變也,趙以兵三萬助魏,皆沉於河。趙怒秦之攻己,必有大作。秦趙之爭,將不期而遇!”
黃歇道:“趙以兵助魏乎?”
芒申道:“然也。趙遣賈偃將兵三萬以為前鋒,魏發兵十五萬以為中堅,約韓發兵三萬為後,二十萬眾,共取函穀。豈意韓背約而不發兵,乃有聯軍攻韓之事,遂為秦所破。韓、魏之卒,儘為所戮;而趙軍退至河邊,為秦所逼,乃儘沉之。屍浮於河,水為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