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鑿通義渠(1 / 2)

長平長平 楚秦一鶴 4985 字 4個月前

張祿一入鹹陽,就趕上義渠王暴斃甘泉宮中。在有心人推波助瀾之下,這件事被傳成一件桃色宮庭謀殺案!不過秦王倒也沒有慌亂,有條不紊地處理著事情,竭力維持著局勢穩定。他先暫守義渠王已死的秘密,等待義渠的兩名王子不受乾擾地入秦朝拜;然後稱義渠王是在朝拜時猝死的,把眾多猜疑都化解掉;隨即宣布厚葬義渠王,這一點隻是作一作姿態,因為義渠的風俗不是土葬,而是火葬,用不上巨大的墳墓;最後,他派自己的兩個弟弟,在中更胡陽的協助下,率領三萬秦卒直出義渠,名義是助祭,其實是鎮壓!

最後這一點由武安君白起親自監督,由中更胡陽負責前線指揮。這項工作的重點是如何保障秦軍的後勤補給:義渠不過十幾萬人,無力承擔三萬秦兵的供給,必須由秦國供應。義渠遠在五六百裡之外,全是山路,而且必須爬坡過坎,幾乎全程步行,無法通車。如果靠挑夫送補給,估計挑的擔子還不夠挑夫路上的消耗。所以負責後勤的羋戎計劃,準備十萬人,一月一輪,每人在路上一個月(來回),義渠一個月,鹹陽一個月。計劃可行,就是耗費巨大。

王稽就在秦王身邊服侍,這些事自然親曆、目睹、耳聞,毫無保留地告訴了張祿。張祿得知此事後,一個早就在心中盤算的計劃浮上心頭。他要王稽立即向秦王引薦自己,自己有很好的想法,可以解決秦王的燃眉之急!見王稽並不上心,張祿道:“臣有一書與秦王,願謁君呈之!”

王稽有些無奈地道:“先生且書,臣請代呈。誠不如意,先生勿怪!”

張祿請王稽稍待,找驛吏要了一塊木牘和筆墨,就在室內書寫了幾行字:“周有砥砨,宋有結綠,梁有縣藜,楚有和樸,此四者,天下寶器,而良工之所失也。良醫知病人之死生,而聖主明於成敗之事。語之至者,臣不敢載之於書,其淺者又不足聽也。臣願得少賜遊觀之間,望見顏色。一語無效,請伏斧質。”

第二天,王稽進宮,於值班時,將張祿的手書奉與秦王,道:“前臣使韓魏,得魏野遺賢張祿者,言‘秦王之國危於累卵,得臣則安。然不可以書傳也。’臣故載來。”

秦王看了木牘一眼,道:“故作大言,並無一策,惟求一見。焉得有他。且問彼何事,待義渠事了,得閒再見。”

王稽道:“其聞臣言義渠之事,似有所感,故出此言!”

秦王看向王稽道:“汝曾言義渠之事?”

王稽道:“然也。臣以張祿,大賢也,必有所計。”

秦王道:“且薦之於華陽君,由彼處之!”王稽應喏。即於宮中書了薦書,由秦王用印封了,傳出宮去。

張祿見秦王將其薦於羋戎,心中十分不快。袖了薦書,往王稽府上拜訪。王稽把自己對秦王推薦和秦王的反應,都對張祿介紹了,然後建議道:“華陽君主義渠糧草輜重事,若得建功,必能動王。設不如意,臣再薦之。勝如枯坐館驛。”

張祿也沒有彆的辦法。既然秦王下令他到羋戎處報到,自然館驛是住不得了。好在也沒什麼可以收拾的,第二天打了個包袱,與驛吏道了彆,攜了秦王的文書,就往羋戎處報道。

羋戎坐鎮望夷宮,離館驛五六十裡路,按秦律可以走兩天,路上有一次館驛安歇。張祿剛到鹹陽,諸事不便,一路問道,一邊與人交談,身體又不好,行走不快,黃昏時過了渭水,才走到鹹陽宮。在鹹陽宮旁邊找到一家館驛,驗了節符,住了進去。從驛吏那裡領了鑰匙出來,到處尋找自己的信息,猛不丁身後一人叫道:“前麵可是範先生?”

張祿回頭一看,不禁又驚又喜。來者竟是黃歇——原來楚太子和黃歇就住在這個館驛中,隻不過他們是上等房間,兩座三間兩進的院落;而張祿隻是一間單人間。張祿趕緊過去見禮道:“不意於此與公子相見。容臣安身,便來拜見!”黃歇指示了自己的院落,道:“仆住前院,有先生故交與仆同住。”

兩人相辭。張祿悄悄四下看了看,並無旁人,這才安下心。趕快找到自己房間,放下包袱,稍整理一下儀表,也不顧勞累和饑渴,就往黃歇所住的院子中來。

開門是一名家臣,早已得到黃歇的指示,將張祿請到塾房,自己進去通報。少時,黃歇、芒申、車右先生和虎仲先生都出來了。幾人如同他鄉遇故知,親熱異常。

張祿趕緊先說了要緊事,道:“臣為待罪貴人,亡命於野,易名張祿。此車先生所儘知。未得報於公子,願公子勿泄。”

黃歇連稱不敢。車右先生道:“吾等亦亡命之徒。此申公子!”

張祿也省悟過來,道:“聞道芒公五子最賢,必申公子也!”

芒申連道豈敢。眾人一起上了正堂,芒申被呼為“申公子”,是申公之後;車右先生被呼為“右先生”,而虎仲先生被呼為“鐘先生”,均為申公家臣。張祿介紹了自己與公子會麵,為人所認出,坊間傳言四起,已經驚動了魏相府;自己被逼無奈,隻得借秦使王稽之力,避往秦國,於年前方至。黃歇自然知道這些傳言都是自己指使車右先生辦的,但不可能說破,說了些“仆思賢心切,思慮不周,不意連累先生。好在先生大才,孤身出離虎口”之類的話,言下瞥了一眼車右先生,似乎是說,難不到範先生吧!?車右先生隻做不知,心下也暗暗稱奇:張祿竟然就這麼不顯山不露水地從魏來到了秦!

坐定後,張祿道:“臣入秦之後,值義渠之變,王路不通。王命臣往華陽君麾下侍候。臣遂往望夷宮,不意竟遇公子!”

黃歇道:“以先生大才,往赴華陽,必建大功!”

張祿道:“臣素無與軍事,卒往軍中,不知所為。”

幾人相互望了一下,道:“爭戰之事,自有將率尉司當之,先生之行也,不過籌集糧秣,征集車乘民夫,源源前運而已。”

張祿道:“臣聞之於謁君,義渠之於鹹陽,山高水遠,溝壑縱橫,車乘不行,民夫不繼。華陽君欲以十萬之眾,按月輪替,期之半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