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秦律(2 / 2)

長平長平 楚秦一鶴 4212 字 7個月前

戶曹問道:“眷屬幾人?”

鄭安平答道:“妻小奴,中庶子蓋聶,庶子五旺,客無為、陳四。”戶曹一一書寫完畢,道:“五日後,至府拜納!”給了鄭安平一個節符,讓他五天後再來。鄭安平接了節符,出了內史府,看天色尚早,張祿沒有可能現在就下班,就獨自一人回了藍田館驛。

回到館驛後,他把今天的事和大家說了說,大家也不知道到底哪一種好。出門和驛吏閒話,隨口問他哪種好。驛吏毫不猶豫地回答:“汝言是也,墾草所入歸己,其有勝者,同於軍功,勝熟田多矣!”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打聽,終於明白了,所謂“墾草”就是自己開荒,官府給三百畝荒地讓你去開墾,年終收成除了交稅以外,均歸自己。熟田就是用彆人開墾好的田畝,這些耕地都是有人耕種的,選擇熟田其實就是收租。如果爵位高還好,小小簪嫋,隻能複三戶,收的租剛剛夠一個人吃的。弄明白這一點,讓鄭安平很開心:自己的靈機一動,反而歪打正著!

晚上張祿回來,鄭安平把這事跟張祿說了,張祿連聲道:“誤,誤,誤!汝將隨吾遠行鑿道,焉得沒於田畝之間。三百畝荒原,費工無算,汝焉得其力!”直說得鄭安平啞口無言。最後五旺道:“臣雖幼,餘事難行,力行田畝,不敢惰也。時值夏中,若得其畝,臣願相度其間,早為之力。”

張祿見事已至此,多說無益,隻能得過且過。大不了,把所有的收成都交了稅罷了!不過他再三叮囑鄭安平,一旦受了田宅,入了戶籍,必要精勤學習秦律,否則不僅功業難建,屁股被打開花是小,削個鼻子砍個手什麼的,也稀鬆平常,弄不好,連幾幾都保不住。秦法嚴苛,在六國傳了很久,幾個男人都很嚴肅地點頭稱是,隻有小奴鬨了個紅臉。

五天後,鄭安平再次來到內史府,這次,他把芒未、陳四、五旺都帶來了,隻留小奴和蓋聶看家。戶曹帶著鄭安平一行來到指定給他的一片荒地。這裡東距章台宮二十餘裡,南距周天子故都豐鎬也有大約二十裡,曾是周天子的京畿之地,隨著周天子的敗亡而衰敗為荒原,到處斷壁殘垣,曾有的水利設施全都廢棄。灃水東岸幾乎全被開發成良田,而西岸還主要是荒野。為了向西岸開拓,秦內史在灃水上架設了橋梁,統歸灋丘槐裡,大約以前是周天子處死犯人的地方。鄉嗇夫和裡嗇夫也被叫來,共同見證土地的劃撥。

鄭安平挑了靠近灃水的一段荒地,在鄉嗇夫和裡嗇夫和指揮下,一群人拉著皮尺,丈量出三百畝地,在田頭打下樁子。鄭安平覺得,這片荒地比管邑的那片地還要好,水利設施雖然已經廢棄,重新整理出來也不難。如果細心耕耘,收成壞不了。五旺幾乎按捺不住,馬上就要下田勞作。

鄉嗇夫和裡嗇夫把他們一起帶到河東岸的槐裡中。由於鄭安平的爵位是簪嫋,這是可以當亭長的爵位,和裡嗇夫地位不相上下。就在槐裡西頭和裡長相對的位置,劃出三宅的地方,為他起造新宅。在等待新宅起造的日子裡,所有身高在六尺五寸以上的男子,都要在鄉學學習秦律。

和鄉嗇夫約定好時間,鄭安平回到館驛,把情況對小奴和蓋聶說了。蓋聶雖然年齡不大,剛剛開始變音,但體格健壯,身高早就過了六尺五寸,也在入學的行列。這麼一來,館驛中就隻剩下小奴一人。

鄭安平的住宅破土動工了,鄭安平等五人也進入鄉學,開始學習秦律。

法律課由鄉的法律專員鄉尉主講。鄉尉每年要定時到縣裡(在鹹陽就是內史府)複習法律內容,並進行考核。回到鄉裡,負責向鄉民普及法律條文;如果鄉民由於不懂法而犯法的,鄉尉要負連帶責任。

鄭安平開始認為,秦法一定是規定了嚴格到毫無人情的內容,但幾天下來,鄭安平倒心安了。原來秦律並不是隻規定禁止的內容,而且還包括大量合理的行為指導,比較一畝地應該播撒多少種子,收獲的糧食應該如何存放,鐵器應該如何使用,甚至牛應該如何駕馭來耕作……總之,一切經濟和軍事知識都在秦法規定的範圍內,秦人的一切生活都必須按最合理、最有效率的方式進行,稍有偏離,就將受到懲罰。

不僅僅是學習法律條文,還要實際操作——其實就是實踐課了。鄭安平五人正好組成一伍,在鄉尉的指導下,習旗鼓陣勢、衝殺格鬥,每到這個時候,蓋聶就格外興奮,往往奮不顧身,於是很容易就衝過了頭,被板子狠狠抽在屁股上。

鄭安平和芒未都曾經行伍,陳四也是準備報考武卒的,有基礎;隻有五旺比較差一些,在東鴻裡時,和夥伴們玩過打仗,但哪裡能夠熟悉軍陣中的細節,經常被打板子。

還有種田的技巧、駕馭牛耕田的技巧……這些內容的實踐課是五旺最喜歡的,就在剛分配給他們的地裡進行。為了學習駕馭牛的技術,鄉尉真的租來一頭牛,套上耒耜,去深翻土地。租牛不花錢,但要承擔養牛的責任,牛瘦了要罰,牛死了要賠,都有法律條文規定。最讓鄭安平感到新奇的是,允許農戶租用鐵農具,而且農具如果用壞了,隻要把損壞的農具上交,不僅不受懲罰,還可以無條件更換一件新的!免費的牛,免費的鐵器,這簡直就是種田人的福地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