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求援(2 / 2)

長平長平 楚秦一鶴 5182 字 7個月前

王齕望了望司馬靳,道:“臣等分守水陸,敢以十日為限,趙軍必不得入也。”

胡陽也道:“幾邑之糧,足支十日;縱有不足,猶有炒粟及牲畜,必不令士卒枵腹而戰!”

兵曹道:”臣等當竭力儘忠,務得其速!“

胡陽道:“廉頗,世之勇將也。其行必速。吾等不宜遲也。旦日二大夫願即各設營壘,臣將征邑中精壯而助之。公子及先生亦啟明起程陶,早定大計。至於軍使,容臣斟酌而使之。願公子遣一心腹,以通洛陽之間!”

公子繒看向兵曹,兵曹道:“中更所慮是也。洛陽秦間,有道暗通鹹陽,可得其速也!”

公子繒想了想,道:“小子異人,數往洛陽,頗知其道,願以助之!”

胡陽道:“前者武城之戰也,公子異人頗見功勳,今複入洛陽,功亦不小也!”

公子繒道:“非有他,但年幼,可蔽耳目耳!”

當下確定了各項細節,各自分開。胡陽送走眾人,隻留下陳四,並喚來鄭安平,道:“此去鹹陽,必得二子與公子異人同往!”

陳四道:“願中更彆遣他者,臣等願留營中效力!”

胡陽道:“於途雖多魏道,有寧新中之變,當防於途為難。汝二人皆非秦人,且通魏音,急切之間,可渡難關。”

正說之間,公子異人請見。胡陽等三人出來,迎進去,公子異人道:“想是吾三人歸洛陽。”

胡陽道:“公子慧穎!公子當知,臣等於此,必遭強趙多方而攻之,必望公子之所救也。”

公子異人道:“吾等何請?”

胡陽道:“臣等徒陷此處,而望救援。或自陶邑,或自他處,願王決之!發兵符而救之!”

公子異人道:“當以何道而往?”

胡陽道:“臣請就於幾登舟而至洛陽。”

公子異人道:“以吾之見,願變異服飾,於黎而傭快舟,直上洛陽為便。何者?幾,小邑也,邑民少行洛陽,於途為難;不若黎,有專往洛陽者,有專赴陶、邯鄲、大梁者,各得其宜。”

胡陽見公子異人所見不差,又請來公子繒及兵曹商議。公子繒斥道:“偏汝有計,素不聽令!”

兵曹道:“所言不差,便當從之!”

公子繒道:“今日且縱汝,再若犯,必重罰!”

公子異人喏喏而退。

眾人說讓公子異人扮著商家少公子遠行,陳四、鄭安平隨行。公子繒道:“豈有此理!中更以二子行者,以其久居魏,通魏音為便。異人何得魏音?汝當為小僮,早晚侍候!稍有不恭,為人識破,必當國法!”

陳四和鄭安平都道:“不可,臣等願侍奉公子!”

公子異人道:“願父等從吾父之言,國之大事,非同兒戲。若有泄漏,當從軍法!”

眾人見公子異人說得堅決、有理,也不再堅持。商議的結果,陳四江湖經驗豐富,與商人周旋有道,為主人,鄭安平為隨從,公子異人為小僮。明日一起出發到黎,分頭至陶和洛陽。時奉亂世,商人結伴而行並非少見,甚至與軍同行也不少見。從幾出發,到黎分手,並不會引人注目。

商議已定,各人分頭準備。胡陽讓陳四把他畫的山川形勢圖全都帶上,送回鹹陽,必有大用。出來幾個月,陳四畫的圖總集有近百幅,一人帶著困難,三人各自打在包袱內,若有人問,隻說是運貨用的包布,也不知畫了些什麼!趕到現在,陳四才抽出時間了,喝了幾口粥。從軍中領了金餅和銅錢,三人分散帶在身上。炒粟等物,以及各色兵器自然不能攜帶,都換了裝,陳四長衫,鄭安平短褐,異人小僮。三人裝束已定,鄭安平和陳四各執了一根短棍,帶了行囊,堪堪行商!

稍事休息,軍中即響起鼓聲,開始點軍。營中諸將士開始開溝設壘,還征了邑民助力。兵曹、公子繒帶了三名行人和三名劍士,兩名公子,乘一舟,直往對岸而去。陳四、鄭安平和公子異人另傭一舟,往上遊走大道而行。而這時,昨夜留在對岸的秦卒才坐船回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