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上計(2 / 2)

長平長平 楚秦一鶴 4694 字 4個月前

解鹽先生道:“焉敢貪天之功,此主公所議,微庶偶得之!”言下洋洋自得。

三人齊讚此法甚妙,紛紛恭維解鹽先生。解鹽先生道:“大夫所讚,微庶不敢當也。商行天下,本采有餘而補不足,理之常也。安邑富於鹽,鹽,民之所賴也,有鹽焉得餘物不至耶?不足掛齒。惟此事當得丞四下傳播,令天下皆知,乃得其用也。微庶私以十五石鹽入大夫,願得大夫三十石粟,以為食宿之資也。大夫其允之!”

鄭安平道:“先生得守之命,行使於鹹陽,食宿自當奉之。焉敢得先生之鹽耶!”

解鹽先生道:“微庶之入鹹陽也,非但使命,亦薄有賈事。故不敢勞動館驛,自傭小舟,寄宿於大夫簷下。大夫尚容一二。”

這話讓鄭安平感到突然,但沉吟片刻後,還是道:“先生但自便!”

隨後,解鹽先生又把張祿對其他事件的分析和指示一一說出,一直把鄭安平所有請示的問題都說完。鄭安平等一一回應:“喏!”

吃過晚餐,鄭安平請解鹽先生就在耳房內休息。刑曹從事在時,也是住在那裡。自己住在後宅。廂房裡是五旺和五名親衛。

忙了好多天婚禮,再看著陳四和芒未出雙入對,鄭安平不禁感到有些寂寞:若大的後宅隻有他一個人,如果再有一個女人……他很快打消了這個念頭。他知道,當一個男人有多個女人時,家族內的肅殺氣氛,特彆是她們都有自己的兒子,而這個男人還薄有家產!

鹹陽宮終於通知他,相府召見鄭安平。

鄭安平帶著陳四和芒未一起進入相府,接待他的正是那位在武安一直戰鬥過的相府兵曹,一名謁者在旁邊旁聽記錄,這表明鄭安平不僅是向秦相報告,也是向秦王報告。

兵曹十分客氣,將三人迎入塾房內,兩邊隔著一條幾案坐下,幾案後麵是屏風,屏風後麵,如果不出意外,應該就是記錄會議內容的文書。

兵曹按例詢問了河東守到任的時間,所設的幕府,所頒布的教令等常規事項,然後讓鄭安平自由敘述河東的政績。鄭安平在上計之前,就已經和河東的各臣僚吏商議妥當,到時應該如何敘述,繁簡如何,今見其問,取出木牘,按事先準備的條目一一敘述起來:先說了張祿為考察各地形態,跑遍了河東的每一個縣;次述頒布的招賢令,以及對曲沃、安邑的整頓。說到上郡遭災,相府要求河東征役一萬相救,鄭安平更是極力渲染河東如何克服重重困難,也要完成相府的教令。他依次敘述了修建道路的過程,以及過程中的種種艱難險阻、意外、災難,說得十分動情。說起整頓解縣的鹽業,十分驚心動魄;說起發現軹道入口,又充滿了懸念和僥幸!最後說到上郡的移民時,卻一筆帶過,道:“幸賴上郡相賜,役於河東者,十之八九皆移河東,各賜名爵,分居各縣,各安其業。其有未入者,亦為妥加安置,征為郡守。一應糧米,未敢缺也。”

在鄭安平敘述的整個過程中,兵曹都雙手扶膝,全神貫注地傾聽,幾乎沒有出聲打斷鄭安平的敘述。待鄭安平說完了,兵曹才問道:“歲末上計,其有貢者?”

鄭安平道:“河東所供,關係甚大,不敢書於牘而存於案。乃河東山川形勢。”陳四從懷中取出自己繪製的河東各地山川形勢圖,奉給兵曹。兵曹接過,道:“前者大夫所繪太行、邯鄲形勢,王與相皆歎為至寶;今複得河東形勢,其貴亦至寶也!”然後對裡麵大聲說道:“河東獻至寶一副,值千金!”然後問鄭安平道:“來歲,河東欲何如?”

鄭安平指著安邑的那幅圖道:“絳山之後,有涑水之穀,水草豐美,宜農宜牧。軹道出焉,新田鄰焉。河東於歲末年初,願得刑徒數千,乃城於此,為安邑之左,當涑水之穀,控軹道之口,通新田之道。然後練兵積糧,而出於軹道也。”

兵曹問道:“新田、平陽,晉之舊都,韓之故國,當汾水之中,良田在焉。北通於太原,東出於太行,誠欲取之,當以何道?”

鄭安平道:“必也誘其民,乘其虛,通其道,俟其變。乃出大軍臨於皮氏,溯汾水而上;奇兵出於曲沃,絕絳山而前。首尾攻之,破之必也。”

兵曹問道:“若欲取軹道,複將奈何?”

鄭安平心中暗想:來了!遂以議定的話回答道:“聞昔者安邑魏民,或在新田,或在絳,或在唐,或在翼。此數者,皆韓地也,而處之者少。其大部出軹道,居南陽、大梁。然南陽、大梁,民眾而地少,聞多有居於軹而未出者。夫軹道,山間狹道也。非有水草之茂,山川之饒,其民甚困,或雲有歸之者。若乘其勢而招之,乃虛彼實此。吾實而彼虛,破之必也。”

兵曹問道:“守招亡納叛於軹道,其效何如?”

鄭安平道:“守得軹道之口,不過月餘,臣即歸矣。或聞日乃百數,悉屯於安邑之左,必擇其善者,乃入安邑。今過三數月,或將萬數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