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魏冉就封(二)(2 / 2)

長平長平 楚秦一鶴 5622 字 7個月前

魏冉道:“秦相張君,手無縛雞之力,而實大丈夫也。吾老邁,無能為也,當遜讓之!”

那人道:“君侯若無能為,何邀微庶往助?”

魏冉道:“誠曾公之眼也!吾與張相有約,彼得河東之力,吾得陶邑之力,孰能大起!故願先生助之。”

那人想了一會兒,摘下笠,就地拜了三拜。魏冉回拜三拜。身後五十步遠眾家臣看了,雖然不知何意,但也放下心來。

少時,兩人走過來,那人已經儘去簑笠,卻是曾季。數年不見,曾季明顯蒼老不少,隻是一副玩世不恭的姿態依然如故。魏冉帶來的家臣都見過曾季,知道他是陳筮的隨從,每次都有機密任務,也不敢搭言,也不敢打聽,見過一禮,各自住口。魏冉道:“曾先生暫隨往陶,吾當以客待之!”眾人皆稱喏。到家後,換過一套衣服,曾季很快與家臣們融為一體。儘管魏冉要求以客禮相待,但曾季根本不管那套。

第二天吃過早餐,前往滎澤。滎陽守已經在那裡等候。按魏冉的要求,滎陽守準備了上百艘大小船隻,為魏冉運送貨物。他沒想到魏冉的貨物如此之多,人員如此之眾。魏冉安慰他,不必要一次全都出發,每天安排一百艘船即可。滎陽守百般奉承,甚得魏冉歡心。

滎陽守湊個空問道:“聞秦欲伐晉,今已伐魏矣,複將何伐?”

魏冉好像很隨意地回答道:“秦所伐者,不過韓魏而已。魏已逐魏齊,而賀夫人、公主之封,蓋已服矣。今所伐者,必韓也。”

滎陽守又問道:“當伐何地?”

魏冉大大咧咧道:“守何問也。今河東勢大,不伐河內,則伐汾上,又何問也。”

滎陽守道:“誠若是,奈何君侯往陶耶?”

魏冉道:“蓋欲伐趙也。出函穀,但鄰韓與魏,不與趙鄰,伐趙不便。若出陶,則趙、齊、燕皆得伐也。”

滎陽守道:“楚與秦鄰,得無伐乎?”

魏冉道:“楚太子娶秦女,楚女歸安國君,楚安得伐耶?”

滎陽守道:“滎陽雖韓地,與諸侯交好,願勿伐也。”

魏冉道:“滎陽四通之地,但得其便,伐之必也。”滎陽守一臉苦笑,不知如何應答。

魏冉還不罷休,十分和藹地道:“守其知軹守乎?彼昔為魏守軹,今為秦守軹,其守一也,又何難哉!”

滎陽守隻得道:“謹謝穰侯!”

不隻貨物要運走,牲口和車乘也要入陶。所以在貨物運上船後,車夫們也在親營的護衛下,分批從陸路往陶進發。一直到第三天,全部貨物都上船啟航,魏冉才和一群家臣、親營乘車而行。大家都勸魏冉乘船,魏冉不同意,一定要乘車。由於沒有了婦人和貨物,輕裝的車乘走得很快,幾乎和船行的速度差不多。沿途城邑依然迎來送往,十分恭敬;在穿越長城時,魏王竟然派了自己的叔父到渡口迎送,又是敬酒又是贈禮,禮儀十分周到,完全看不出魏冉曾是魏國的死對頭,曾經數度圍困大梁,反而像多年的好友。

魏境在濟水邊上的最後一座大城是濟陽。出了濟陽就離開了魏境,這裡離陶還有一百多裡。曾季讓魏冉上船,說這一帶由於地處各諸侯國的邊境,盜賊猖獗,穰侯上船,便於保護。

魏冉道:“舟上轉動不便,焉得車馬靈動!”堅持乘車。同時約束船隊和車隊,保持警惕,弓弩上弦。

一路行來,除了濟水蕩蕩,兩岸竟然杳無人煙,隻有偶爾出現的殘破的廢墟,記錄著這裡曾經的繁榮和富庶。魏冉不解地問曾季道:“此地水豐,奈何無人耕種?”

曾季道:“是地也,無山川相守,城郭相依,民皆無所保,故水雖豐,地雖美,堪為豺狼行耳。”

魏冉四下望去,果然時有野獸出沒。問道:“彼有豺狼乎?”

曾季道:“晝間或少,夜間必多。吾多牛馬,夜必嚴加守備,乃得無事。”

魏冉點頭道:“若於此起田畝,聚民眾,可得十萬人也。”

曾季道:“雖然,車騎往來,旦夕而亡。”

魏冉道:“事在人為,若得其法,必致富庶也。”

曾季道:“願君侯展神威,澤被天下。”

魏冉望著偶爾閃過的廢墟,一時陷入沉思。

突然間,許多馬匹發出嘶鳴,有些甚至停下步子。曾季道:“前或有狼,而馬先知也。”

魏冉大笑道:“值此曠野,車騎齊馳,而逐兔狼,不亦樂乎!”取弓在手,發出號令,準備狩獵。

他讓步兵守著牛車,緩緩而行。五十乘車兵一字排開,一聲令下,策馬驅車,向前衝去。不多久,一群群野獸都從草叢中驚起。各車弓弦聲連連,不時有野獸中箭倒下。馳出二三裡,果然有一群狼被驚起,它們並不像其他野獸那樣驚慌四散,而是略退到一邊,觀察著魏冉的動向。魏冉大感驚奇,不禁起了好勝之心。他調整陣型,決心全殲這群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