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的戰報傳入邯鄲,趙王當夜就召集平原君和平陽君商議。
趙王問道:“吾得上黨經年,今戰則不利,奈何?”
平陽君道:“聞秦軍以白起為將。白起,人屠也,難以當之。不若以和。”
平原君道:“澠池會時,臣觀武安君,小頭而麵銳,瞳子白黑分明,視瞻不轉。此敢斷決,見事明,執誌強也。可與持久,難與爭鋒。廉頗為人,勇鷙而愛士,知難而忍恥,與之野戰則不如,持守足以當之。”
趙王道:“廉頗戰則失利,恐難當之。”
平原君道:“但令其守壁,則必無所失也。”
平陽君道:“長平催兵催糧,而邯鄲少糧,如之奈何?”
平原君道:“可以樓昌為廉頗副。樓昌治軍嚴,刑峻少恩,以少糧應之,必能服眾。”
平陽君道:“未可。士卒少食,戰時一旦崩潰,悔之無及!”
平原君道:“王及谘於樓昌可也。”
次日早朝,平原君於廷上傳閱了廉頗的戰報,眾人皆驚。雖議論紛紛,但卻無人提出什麼建議。宣布散朝後,趙王留下樓昌和虞卿,問道:“長平軍戰不勝,尉複死,寡人將披甲而與秦戰,何如?”
樓昌道:“有眾將在也,何勞王親征!”
趙王道:“吾觀眾將無人敢應,乃將自往。”
樓昌似乎有些明白了趙王的意思,他眼珠一轉,趕緊回答道:“無益也,不如發重使為媾。”
聽了這話,旁邊的虞卿接了話,道:“昌言媾者,以為不媾軍必破也。王其思之,秦欲破趙之軍乎,不邪?”
趙王道:“秦不遺餘力矣,必且欲破趙軍。”
虞卿道:“製媾者在秦,而秦必欲破趙軍,何得而媾?”
趙王問道:“卿以何計?”
虞卿道:“臣請王發使,出重寶以附楚、魏,楚、魏欲得王之重寶,必內吾使。趙使入楚、魏,秦必疑天下之合從,媾乃可為也。”
趙王深感失望。本來指望樓昌赴前線指揮作戰,結果樓昌直接提議媾和;本以為虞卿有什麼好的建議可以退秦,哪知虞卿認為,空手去議和一定不能成功,要先聯絡其他諸侯國,造成合縱的假相,才有可能與秦媾和。
聽了這兩人的話,趙王的一腔雄心,冷了半截。他又找到平陽君,道:“寡人其與秦媾,何人可使?”
平陽君道:“使秦者,莫過鄭朱也。”趙王乃命鄭朱使於秦。
平原君急往王宮麵見趙王道:“王欲媾於秦乎?”
趙王道:“寡人將使秦知趙之將媾,而稍緩其軍。寡人將續發兵糧,為上黨後援!然邯鄲糧少,卿其求於諸侯乎!”
平原君當即請在趙國養老的田單出使諸侯。但最近的齊國是田單的父母之邦,田單在那裡有很多政敵,幾乎存不了身,才被迫在趙國定居,由平原君另派他人前往。燕國與趙國一直不對付,不幸災樂禍已經很不錯了,這次出使的名單中沒有燕國。
鄭朱使秦,聲勢浩大。提前多天就放出風聲,聲言趙將與秦和。出使當天,鄭朱拜廟、祭道,禮儀一絲不苟。趙相平原君和安平君田單親自為其主持儀式。與之同時,使齊的使臣已經悄悄出發了。
邯鄲距臨淄千裡,使者驅車十餘天才到。
自齊襄王法章去世後,君王後幾乎完全掌握著齊國的朝政,至今已經六年。齊王建完全繼承了父母製定的國策:與諸侯友好,一心發展自己。
趙使到達臨淄,麵見齊相,說明來意。齊相道:“齊蒙大國之恩,得保首級,並賜舊土,誠當效力。今願奉糧十萬石,以儘竭誠!”
趙使見隻許十萬石,笑道:“敝邑與秦爭於上黨長平,各軍數十萬眾,日啖糧數萬石。十萬石糧,曾不能當一日,願再賜之!”
齊相道:“趙與秦,大國也。大國相爭,敝邑不敢間焉。今聞邯鄲少糧。邯鄲,婚姻也,不可不救。願以穀十萬石,以備一炊!”
趙使道:“邯鄲民百萬戶,日啖不下五七十萬石。願重賜之,以活其命!聞濟上各鄉豐稔,以其餘賜敝邑,則甚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