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邊的戰鬥最激烈的時候,白起沒有呆在穀口的大營中,而是站在石城上觀戰。這裡真的是俯瞰整個戰場的好地點,北到丹朱嶺,南到泫水,整個戰場儘收眼底!連對麵山穀中秦軍的動靜也能依稀觀察到。廉頗選擇這裡作為防禦的最後一道防線是有道理的!
趙括在南邊的拚死反撲,白起也注意到了。雖然趙軍的戰鬥意誌讓白起稱讚了幾句,但他的整個心思並不在那邊。眼前的三道山梁,才是他重點關注的焦點。
占領了山頂,居高臨下,按理是占據了優勢,但這優勢如何發揮,卻令人為難。
居於高山之上,最讓人頭疼的就是飲水——所以趙軍采取的是輪換製,一班白班,一班夜班,以兩餐為界,保證大家吃飯時間都在山下。但秦軍攻占石城的隻有六萬人,基本不可能輪班,必須全天堅守在山上,而且還要隨時準備作戰,精神和體力消耗極大。秦軍的乾糧炒粟,沒有水是很難消化的。所以白起在山上的第一天,主要處理的難題竟然是如何供應飲水,氣得白起大發雷霆!幾個五大夫嚇得不輕,低頭不語。
沒有彆的辦法,隻有下山挑。但軍中又沒有盛水的容器,也缺少挑水的工具。無奈何,隻得派了兵下山去搜羅。好在趙軍營中遺棄了不少家夥,全都被搜羅上來,連同兵甲、箭矢和少量的糧食。
缺水,是第一天秦軍無法發動強大攻勢的直接原因。在白起的強製下,幾名五大夫派出了小股部隊,發動了試探性的進攻。白起命令,攻勢可以不強大,但必須連續不斷。所以三道山腳上的攻擊通常都是百人以下的規模。
白起最看中的,是最南麵的山腳。那片山腳連著廉頗所修築的最為堅固的堡壘群,而且似乎是糧倉所在。如果占領了這道山腳,就完全封閉了趙軍的出路,趙軍除了在不利的形勢下拚命進攻,沒有彆的出路,秦軍則能發揮戰鬥力強大的優勢,大量殺傷趙軍。
如果再能占領中間的山腳,那就更完美了!趙軍幾乎被分隔包圍在兩個山穀中,勝利隻是時間問題。
而對最北麵丹朱嶺,白起反而沒怎麼重視:那裡雖然扼守著通往上黨的要道,但在當前的局勢下,通不通上黨並不重要。
而令白起有些不快的是,他最為看重的關中士兵,麵對的是丹朱嶺,更南麵的守軍是上郡和北地來的刑徒,他最看重的南麵山腳,屬北地軍的作戰區域。北地沒有五大夫,連北地尉也不在軍中,一問才知道,原來北地尉就是原來的上郡尉李冰,李冰還擔任過上郡尉和河東尉,足跡幾乎與白起一致,隻可惜白起一到任,他離任他調,現在被秦王留在安邑,處理河東事宜。
白起派軍使,帶著自己的書簡,飛馬前往安邑,一麵報告自己的作戰進展,一麵彙報自己下一步作戰計劃,同時請求北地尉李冰到前線就職,指揮北地軍作戰。很長的一封書信分成十簡,由十名軍使攜帶,分頭騎馬從石城兩側取道上黨和高都,到端氏聚齊,一齊前往安邑。
這時,陳四已經命令自己在山下的眼線與取得白起聯係,躲在坊肆和女閭中的趙軍官員被一一拿下。夜間,白起在眼線的帶領下,一一走訪了這些軍官,了解趙軍的底細,趙括的為人,軍隊的士氣,以及進一步作戰部署等情況。這些官員態度不一,有的點頭哈腰,但一句實話沒有;有的態度強硬,但話裡話外透露的信息不少;也有知無不言,言無不儘的。但這些官員多為中層軍官,掌握的關鍵信息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