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填塹(2 / 2)

長平長平 楚秦一鶴 4397 字 7個月前

第二隊、第三隊……一隊隊趙軍奮勇上前,倒土填塹;中箭的士卒橫七豎八躺在陣地前,一時還無法斷氣,發出一聲聲慘叫和哀號。秦軍放棄了箭雨的打法,隻等他們靠近了,十個人對付一筐土,直接平射。這種打法增加了趙軍的傷亡,減少了可以倒入塹壕的土量。但一筐筐土仍然不斷翻入溝中。

王齕無奈,隻得請劍士出陣,緩解進攻壓力。那名五大夫有辦法,派了一千劍士執弓箭,潛出壁中,繞到趙軍側麵射箭。雖然傷亡不大,但造成軍陣的混亂。趙括派兵前往驅趕,他們一哄而散,但卻隱匿在暗處時不時射一兩箭。這些人箭術高明,體力又好,像粘在身上似的,擺不脫,甩不掉。趙括似乎對他們起了興趣,派出第二陣與他們作戰。一方是單兵能力過人,一方依靠集體的力量。雙方鬥得有來有回。但第一陣的威脅被解除了。

堅持到所有的土筐都送進壕溝,天色不過午時,填塹的一萬人已經剩不下三千。趙括下令第一陣發起進攻。如雷的鼓聲中,趙軍呐喊而進。秦軍射出漫天箭雨,趙軍也以箭回擊。

衝到壁壘下後,趙軍撿起那些未能翻倒在壕溝內的土筐,堆在壁壘下,形成一道緩坡,拚命向上攻擊,很快攻上壁壘。但突破口過於狹小,秦軍從兩側發起阻攔射擊,很快將趙軍的攻勢打斷,進入壁壘的趙軍也被全殲。

趙括下令後續部隊立即投入戰鬥。第三陣、第四陣呐喊著衝了上去。同時,奇兵也全都衝出營柵,投入攻城作戰。

秦軍采取了主動迎擊的戰術,派矛兵登上土坡,逆衝回擊,把衝上土坡的趙兵全都壓了下去。但他們也立刻遭到趙軍弓箭的打擊,也遭到嚴重傷亡。

第三陣趙軍殺到,接替了第一陣的攻擊;第一陣拖著所有能看到的傷員撤退。他們退到第四陣後麵,重新列陣。他們幾乎全部帶傷。

趙括的大旗堅定地指向秦軍方向,同時令第二批正兵出城列隊。

那名五大夫見出去騷擾的劍士被趙軍牽製,索性將劍士五千全部派出——因為戰場上隻能容納下五千人。劍士的出現果然扭轉了戰局,第二陣當即被擊潰。五千劍士向攻城的大軍撲來。

趙括毫不示弱,令第二批出城的趙軍迎戰,一定要保證攻城部隊的安全。

戰場的狹窄,限製了劍士個人能力的發揮,戰鬥機械而重複地展開,雙方都沒有變化的餘地,隻能以性命相拚!

趙括再次下令,將第三批部隊調出列陣!

第一批部隊攻城,第二批部隊與劍士作戰,第三批部隊成為預備隊。這時戰場已經完全被填滿,再也容不下任何其他部隊了,想增援也難,想撤退也難,隻有往死裡打了!

秦軍的劍士果然強壯,通常一陣能突破趙軍兩陣,還能與第三陣對抗。這令趙軍的傷亡遠遠高於秦軍。但受限於狹窄的戰場,這並不能令秦軍改變戰局,趙軍仍然死死地咬著秦軍,戰局依然僵持。

攻擊突破口的緩坡周圍,死傷累累,血流成河,雙方都把兵力投入到這裡,這裡就如同屠場,收割著一條又一條人命。由於突破口不寬,秦軍可以從縱深以弓箭加以攻擊,而隻在突破口保留足夠的兵力。趙軍則沒有這種便利。一隊又一隊趙軍頂著箭雨,瘋狂進攻。趙軍的弓箭兵在盾牌兵的掩護下也拚命向壁中射箭,但對秦軍的殺傷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畢竟秦軍有壁壘的保護,比盾牌要強得多,而秦軍的隊形也遠不如趙軍密集!

攻上去,退下來;再攻上去,再退下來。如此反複,趙軍已經沒有了彆的感覺,隻有衝殺一種念頭。而經過一個多時辰的進攻,秦軍陣地的箭雨密度也開始下降。如此的消耗,秦軍也承受不起。

弓箭阻攔效果下降,趙軍有更多士兵衝上壁壘,展開白刃格鬥,趙軍的人數優勢開始發揮。奇兵揮舞著手中的長戟登上壁壘,但被數支長矛刺中,挑了下來,但為他身後的戟兵開辟了空當,他們能夠貼上去,給矛兵以打擊。甚至還有趙軍可以跳下牆去,給秦軍帶來暫時的混亂。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