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公子話音未落,陣中兩人出陣道:“吾等願往罵之!”
趙公子道:“許!”
兩人走到台地邊,指定對岸的秦軍,一唱一和,臟話、壞話、俏皮話連環而出,直罵了一刻方止,趙軍這邊忍不住地笑和叫好。
秦軍那邊也不示弱,同樣過來幾名士兵,指著這邊的趙軍大聲叫囂,這邊隻是聽不懂。趙公子看了覺得無趣,便問道:“有善秦音者乎?”
不多時叫過來幾名士卒,趙成就讓他們將秦音翻譯成趙音。翻譯了幾句後,趙成也大致能把秦音與趙音對應上,聽懂對麵的話了,無外是怯懦、無膽、小兒一類的話。他讓這幾名士卒過去,把前麵的兩名士卒換下來,用秦音那兩人的話重新說一遍。這幾名士卒雖然說得不如那兩人好笑、逗樂,但用秦音說,倒是讓對麵的秦軍士卒也聽懂了,竟然也引起了秦軍士兵的笑聲。
受趙軍的啟發,秦人也換上了能通趙音的士卒,用趙音向這邊叫罵,引來趙軍一片噓聲。在這場嘴鬥中,秦軍也沒有占到便宜,怏怏而退。
在天快黑下來的時候,趙軍看見對麵山上有大批秦軍趕到。趙公子立即向廉頗報告。廉頗向他指示,查清到底來了多少人。
整個夜晚,秦軍陣地上喧囂聲不息,似乎有無數人在忙碌著。趙公子也不敢大意,派了士兵潛過河去巡哨。得到的消息是,秦軍正在安營。
第二天天明,幾乎不用仔細探查,就能了解秦軍的數量:八座大營,共四千人。這八座大營,已經把洺水對岸的山頭填得滿滿的。廉頗放心了,秦軍已經不大可能再增加兵力了,這裡已經沒有容納更多兵力的餘地。
新到的援軍似乎增加了秦軍的信心。隨後的幾天,秦軍每天以數個營的兵力,發動了連續不斷的進攻。頂在一線的趙成自然難以應付,在他身後的廉頗接過了指揮權,指揮後麵的各營依次投入戰鬥。這些營都觀摩了趙成的戰鬥,在此基礎上有了自己的心得,而且不像趙成,出擊的兩個營都是奇兵,他們至少能有半個營的方陣,戰鬥力也較趙成的部隊強大,出擊以後每每取得不小的戰果;而如果久戰不下時,廉頗讓趙成的中營出擊,也能迅速扭轉戰局,擊退秦軍。趙軍陣地固若金湯!
數日過後,秦軍的各營都參與了渡河的戰鬥,與趙軍直接交了手。雖然並不得手,好在傷亡不大,各營的戰鬥力還保持完好。等各營全都參與完戰鬥,王陵把他們招集到一起,討論下一步行動方案。大家經過數天的戰鬥,多認為以營兵力為主的衝鋒,幾乎沒有可能打破趙軍的防禦;必須集中起全軍的力量,來一次總攻,以擊敗全部趙軍為目標,才有可能打破目前的僵局。其中,最為穩妥的方案是,把全軍的精銳集中趕來,組成一個七八百人的精銳營發起進攻,爭取牢固占領灘頭後,後續部隊過河,陸續參戰;而最為冒險的方案是,全軍從趙軍不設防的山地先過了河,再從山地向趙軍發起進攻。在這之間,不同組合的方案總有五六種。王陵最終選擇了最為穩妥的方案,並將全軍的弓箭兵全都加強給這支部隊。委派了一名善戰的公大夫具體指揮。
公大夫在領受了任務後,長時間站在山上,久久眺望著對麵的趙軍陣勢和對岸的地勢。
衝擊趙軍灘頭最困難的地方在於登岸以後,要攀登一個近一人高的台地。這片台地沒有砌台階,隻是由邑民在長期挑水的過程中,形成了若乾緩坡。台地在水流的衝刷下,變得十分陡峭,雖然不能說難以逾越,但要想在強敵壓迫下,帶著盾牌、長矛等武器翻上去,十分不易。沿著挑水人的緩坡上去,是明智的選擇。
找到了卡脖子的關節,剩下的任務是如何克服它。如果能夠把整片地域都變成緩坡……
公大夫眼前一亮,立即找王陵陳述了自己的想法。王陵聽了公大夫的建議,雖然也覺得管用,但是太慢:光是備齊五百隻鐵臿就要耗費許多時間。然而旁邊的一名大夫卻道:“何必鐵臿,但得柲木足矣!”
王陵歎氣道:“汝等自為之,吾不能矣!”公大夫立即請這名大夫準備一百秦卒,卸去戈戟頭,隻留柲杆,明天就用這個修出一道緩坡來。
心裡有了主意,公大夫放了心,又仔細盤算了一會,點軍的鼓聲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