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禦士以道(1 / 2)

長平長平 楚秦一鶴 5425 字 4個月前

穿過庭院,進入殿中,秦王坐下,子楚侍立一旁。秦王招王稽坐下,王稽哪裡敢坐,也在下首侍立。兩名謁者準備在下首的案前坐下,似乎要記錄。秦王道:“稽與寡人為謁者數載,今不勞諸子,獨與稽言,不及國事,但言其私!”兩名謁者應喏退出。

待謁者退出後,秦王對子楚與王稽道:“稽有薦相之大功,自河東歸,故人也,未得以君臣相見,願釋之而坐。……子楚可具酒宴,亦得一席。”子楚答應一聲,下去吩咐備酒宴;回來後整理了整理席位,先請王稽在西席坐下,自己坐了東道。王稽再拜謝座,然後坐下。

秦王道:“寡人居河東數月,而卿從之。每於日月初升,登清台而觀之,覓河山之盛,感歲月之逝。今其台尚在否?”

王稽道:“其台夯築堅實,風雨不能毀,草木不能生,至今猶存舊時之貌。”

秦王道:“城內冶陶、銅、鐵窯甚多,皆荒廢。今者能複舊乎?”

王稽道:“臣於河東五載,募四方之匠,才得二百有幾,其窯僅複其小者,大者未足其匠,未能複也。所鑄者,鍤耒而已,少及戈矛,大器則未能為也。”

秦王道:“如斯,如斯!卿居河東五載,無年不征。能略複舊觀,斯難能也。昔應侯守河東,蓋略複安邑一隅以為城,未得其舊。魏都大部,皆為荒野。寡人每思複其舊觀,一睹魏文之盛!”

王稽道:“臣猥劣,守安邑數載,不能儘複其舊,遺王之憂!”

秦王道:“魏文之時,魏何其盛也!文有李悝、翟璜為相,武有樂羊、吳起為將,以子夏為師,公羊、穀梁皆講於西河。西攻秦,至於洛,秦雍一日三警;東擊宋,北擊中山,跨太行而有河內,築鄴於漳畔。魏,小國也,一君之振,其興如是。寡人每夜思之,捫心而愧!”

王稽道:“王何愧也!秦北擊趙,東擊韓魏,南擊楚,趙退於邯鄲,韓魏縮於鄭、大梁,楚逃於陳,上郡、安邑、汾上、南郡、南陽,皆王地也;下長平、上黨,而趙不安於邯鄲;兵出滎口,梁、鄭皆震;東擊齊,乃有陶。今太行以西,儘秦所有,蓋天下之半也。王何愧也!”

秦王道:“非如卿言!昔魏文蓋有河東之半,而席卷天下,諸侯無不驚且懼之。寡人得河東之完,而憂其不保,皆德不備,智慮不周,而計之淺也!”

王稽伏拜道:“此皆臣等之罪,而遺王之憂!”

秦王沒有理會王稽,仍然自顧自地說道:“居其地而不能有,與亡者同。安邑歸秦垂卅載,昔王霸之都,今為荒丘。雖屢移罪人往實之,而不能複其舊。寡人夙夜思之,未得其道。卿守河東數載,其理何如?蓋有以教我!”

王稽伏拜道:“此王霸之道,非臣等所能知也!”

秦王道:“卿但坐,何以至此!夫王霸之道,非關他也,在得人而已。卿其言河東之民心何如也?”

王稽不知所謂,茫然地坐起,沉思片刻道:“河東之民非一。分而言之,安邑之民,秦民也,勤於耕戰,守秦律,嚴法度,習戰陣,蓋河東之根本也;南陽之民,少農而重商,雖守秦律而不行,不習耕戰,驅而為軍,多亡;汾上之民,多農而兼商,北上太原,東出上黨,民皆狡猾,但有役,每以故辭,長官每賴猾民而行其治,雖曰治之,而實不治也。”

秦王道:“是河東之民,三分乃得其一也,雖欲治河東,而實不可得。”

王稽道:“臣寡德少才,未得治之之道也。若太平之時,臣以大軍臨之,委以官吏,推以秦法,斬其狡猾,去其強豪,或得治之。而屢戰,安邑之民應征之不足,固不能用之於汾上、南陽也。但羈縻而已,供賦稅耳!”

秦王問道:“垣之民何如?”

王稽道:“垣之民秦法粗行,而行之不謹,有犯律者,無告則不舉,父為子隱,子為父諱,以逃法為榮!”

秦王又問道:“濩澤之民何如?”

王稽道:“濩澤,山野之民也,不服王化,不遵秦法,賦稅亦減而不征。”

秦王道:“少上之民奈何?”

王稽道:“少上,上黨也,臣無委吏,未能知也。聞其明奉秦律,暗通韓趙,據城自保,非大軍不能服之也。”

秦王道:“解之民奈何?”

王稽道:“解之民,類南陽,少農而重商。販鹽,重利也。鹽人每以重金勾無行之徒,往來山河間,其戶每空,而田畝為墟。”

秦王又問道:“皮氏、蒲阪,故秦地也,其狀何如?”

王稽道:“皮氏、蒲阪,皆河津也,民皆習舟,而少耕種,為人運也。猗氏,山地也,山高水惡,但得牛馬,少得其糧。”

秦王道:“其銅、鐵之道何如?”

王稽道:“太行頗有銅鐵石,煉之可為鋼鐵,惟需得眾,乃得其用。昔垣城冶,入山采者千人,入窯冶者千人,然後得其利也。河東民寡,應征、力田猶有不暇,未得其用也!”

秦王徹底無語了。河東有鋼鐵、有鹽、有陶土,有耕地,有牧場,農商兼行,在誰看來都是一片富庶之地,但在王稽看來,卻這也不行,那也不可。看來把河東交給王稽,是所托非人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