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嘴角上揚:“條件有兩個,一是是把魯王換回來,二是把祖大壽換回來。”
此言一出,乾清宮先是陷入安靜,隨後響起大臣們的恭維聲:“陛下聖明。”
“吾皇聖明!”
“陛下此計實乃上上策也!”
聽著大臣們讚同的聲音,崇禎欣慰的鬆了口氣。
本以為他們會有不同意見,沒想到聲音竟然如此統一。
投降建奴的武將有很多。
可以噴他們,罵他們所有人。
唯獨不能罵祖大壽。
因為他的所作所為已經對得起朝廷了。
崇禎四年,祖大壽領兵修築大淩河城。
修到一半時皇太極突然出兵,將大淩河城包圍。
祖大壽屢次突圍均以失敗告終,隻能堅守不出,等待援兵。
城中糧草吃完了就吃戰馬,戰馬吃沒了就人相食。
三個月後,糧儘援絕的祖大壽開城投降。
祖大壽投降後向皇太極提議,趁錦州的明軍不知道他已經投降,願去錦州當內應。
結果祖大壽一去不複返。
崇禎十五年,祖大壽打開被圍困了一年的錦州城門,再次投降滿清。
這次的情況和上次如出一轍,城中糧草耗儘,人相食...
皇太極沒有因為他上次的叛逃而降罪,而是以禮相待。
皇太極這麼做並不是因為仁慈,而是想借機召降遼東明軍。
尤其是關寧軍。
李成梁一族在遼東失勢後,祖氏一族開始崛起。
到了祖大壽這裡,徹底將關寧軍掌握在手中。
吳三桂為什麼能接手關寧軍?
一方麵是戰功,另一方麵是因為他是祖大壽的外甥。
肥水不流外人田。
正因為有這層關係,當祖大壽第二次投降時,皇太極沒有任何怪罪的意思。
不過為了防止祖大壽再次叛逃,皇太極將他軟禁在家中,不能隨意出入。
做為一個邊軍將領,祖大壽寧願吃人也不願投降,可以說是堅持到了最後。
當然。
他畢竟投降了,可以說沒有舍生取義的勇氣。
但是。
祖大壽在投降後,沒有殺過大明的一個士兵,甚至一個百姓。
就憑這一點,他就無愧於大明。
崇禎明白這個道理,在場的文臣們也清楚其中緣由。
所以當崇禎說出要換回祖大壽後,所有人都沒有反對。
崇禎換回祖大壽還有另外一層想法。
吳三桂擁關寧軍自重,表麵忠心實則一身反骨。
如果換回祖大壽,情況就不一樣了。
祖大壽同樣擁兵自重,但是他忠於朝廷。
不會背刺崇禎。
而且祖大壽回歸後肯定會和吳三桂爭兵權。
他們之間一旦產生矛盾,崇禎就有機會了。
在被崇禎的腦回路驚到後,李邦華先是高興,隨後有些擔心:“陛下,祖大壽對建奴來說非常重要。”
“僅憑阿濟格,遏必隆以及那些敗兵的屍骨,多爾袞和多鐸怕是不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