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兄,還有嗎?”眾人連忙問道。
“我暫時也就想到這麼多,相信大家群策群力,我們一定能夠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王茂平說道。
“好了,王兄已經給我們提供了這麼多的思路,接下來就看大家的了!”齊羨離發了話。
眾人按照王茂平的思路,將這次的題目分成了三個部分:水災前,水災時,水災後。選擇自己認為擅長的部分,組成一個小組。
齊羨離選擇了水災發生時的應對對策
“王兄,你選哪一個?”齊羨離問道。
王茂平思考了片刻“嗯,我還是選水災前的防範吧!”陳方承和韓沐溪也跟著做出了選擇。分好組後,各組就開始積極的商量對策。王茂平這一組也開始思考起來。
“茂平,你點子多,你先來說一下吧!”陳方承提議道。
“嗯,關於水災的防範,我大致分了三項,第一,就是做好河水的監測工作,第二就是要興修水利,修建堤壩,閘口,疏通河道,第三就是減少樹木的砍伐,山林非時不升斤斧。咱們可以在這三項裡不斷的細化和完善。”王茂平說道。
眾人開始分項的完善起來,可以豎立水則碑或者鐵柱,記錄曆年的最高水位,以及各旬各月的最高水位,在漲水月沿河官員必須輪流守漲,不得玩忽職守。
《管子·七臣七主》中曾提到過“春政不禁,則百長不生。夏政不禁,則五穀不成……四者俱犯,則陰陽不和,風雨不時,大水漂州流邑”這說明人們早就認識到了亂砍亂伐可能帶來水災的嚴重後果。
而曆代的文書中也曾有記載“舊水泊於地,多為勢家所據,忽遇泛濫,水無歸所,遂致為害。”這也表明一些權勢之家在水少之年圍墾河灘占為己有,那麼等洪水到來之時,必然會遭受災禍。
綜上一定要禁止濫砍濫伐,禁止私自將河灘開墾成田地等等。其實如果用前世的話就能很好的概括“植樹造林,退耕還林!”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興修水利,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修築堤壩,堤壩根據作用和堤防的位置的不同又分為很多種:穩定河道的主堤——遙堤,用以約束水流的縷堤,防止洪水衝刷遙堤堤根的橫堤等等。
而修築的材料也有很多種:土、石、土石混合和柴土混合等等。修築堤壩時需要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來進行修築。
然後就是疏通河道,拓寬峽口,開鑿新的河道等,同時要預估好土方的方量。
而百姓自身也需要提高防災意識,官府可以向百姓傳授水災前的征兆,該如何緊急避災。
幾個人將對策整合到一起,仔細的回憶了一下沒有遺漏,接著對內容加以完善與修飾,他們的這部分工作就算是完成了,幾個人都鬆了一口氣,相視一笑。
“王兄?你們那邊怎麼樣了?”齊羨離走了進來開口問道。
“已經基本完成!”王茂平笑著答道。
“我們這邊也馬上就能完成,王兄,你來看看,還有什麼要補充的?”齊羨離問道。
王茂平走了過去,看了看他們寫的內容:“寫的真好,不過我再補充一下,水災發生時,確保人身安全是最重要的,因此除了常規的加固堤壩之外,如果萬不得已,可將水引向地勢更低的地方,以大局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