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的大戶人家,已經收到了知府大人喜獲麟兒的消息。如今可都已經備好了禮物,希望能夠送的出去。
有一個不喜歡收禮的官員,好也不好。好的是不用擔心他惦記你的錢財,借機盤剝。不好的就是,你平時想送也送不出去,人家並不想成你這個情。
所以,既然有了送禮的機會,他們都不會錯過,送出去了,這心裡才踏實。
而普通的百姓,自然是不知道這件事情。要不然恐怕就不僅是王茂平擁有自己的“傳聞傳說”了。
畢竟知府大人不是尋常之人,那他的兒子想來也有不凡之處啊。沒準還能夠繼承眼冒紅光的能力呢。
前段時間私販貨物與許家案子的熱鬨已經散去,百姓們茶餘飯後,又開始百無聊賴了起來。不過,這種情況在前兩天已經被打破。因為已經有新的熱鬨出現。
那就是貼在告示牆上的“坊間蹴鞠賽”,將肇原府各坊分為南北兩個部分。內部各坊先進行比拚,選出最為出眾的人,組成一支隊伍,進行最終的比賽。
百姓們主要就是想湊一個熱鬨,當然如果能得到獎勵,那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每個坊,都由府衙發放了兩個鞠球。不過,一些不差錢的人家,則是會自己備上一個,主要就是想要展示自己。
而且,府城中不乏蹴鞠愛好者,如今更是被各坊的百姓寄予厚望。
當然,如今獲利最大的莫過於賣鞠球的商人。感覺商鋪中的鞠球從來沒有這麼受歡迎過。
而每次有這種賽事,茶館酒樓中的說書先生也不會錯過。如今已經準備收集信息,湊一腳熱鬨。畢竟許家的熱鬨過去以後,所講的內容已經沒有那麼吸引人了。
其實府城的說書行當內卷成這個樣子,讓不少說書先生都感受到了壓力。當然,也有人另辟蹊徑,選擇去到各縣或者隔壁的府州講上一段時間。
畢竟府城的百姓聽膩了,但其他地方的百姓沒有啊。所以一些說書先生不僅開辟了新的賽道,還將有關王茂平的傳聞也一並帶了過去。
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這位肇原知府。
王茂平如果知道的話,肯定得咬牙切齒的說一聲“謝謝”,讓他在肇原府當不成人也就罷了,還想讓剝奪他在林江做人的資格。是不是太狠了一些。
他就想當一個普通人,怎麼就這麼難呢。
不過,此時府城之中,還真有一些人不想再做肉體凡胎的普通人。他們就是,沒有明年會試壓力的讀書人,以及喜歡用話本打發時間的少爺小姐們。
卷墨齋作為府城最大的書鋪,在鄉試之前最受歡迎的無疑是林江鄉試主考官的詩詞文集,可謂是一冊難求。
而如今鄉試成績已經塵埃落定。脫穎而出的,自然享受著屬於自己的春風得意。而被攔在舉人門外的,自然需要調節心情,準備重整旗鼓。
不過,相比於以往這個時候,如今卷墨齋的生意並沒有減少,反而有所增加。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並不是這裡多了什麼名家大作。
隻是因為秉燭人新出的話本隻有這裡有售。第一批的一百冊自然是不夠賣的,如今為卷墨齋抄寫話本的人,感覺手都要抄抽筋了。
這錢賺的雖然又急又累,但到底是比平時多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