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飲馬鴨綠江(1 / 2)

泰昌二年二月二十五日,朝鮮朝天官(注釋1)李惕然渡過鴨綠江,在寬甸東門拜見遼東都察袁崇煥。原本曆史上,李惕然作為朝鮮最後一任朝天使者,於崇禎十五年最後一次抵達明國京師。

明國覆滅後,李惕然輾轉回到朝鮮。

順治五年,他被迫出使中國,此時,京師的主人已變成留著金錢鼠尾辮的韃虜。

李惕然的身份也從朝天使,變為燕行使。

稱謂的變化,可見朝鮮士人對滿清的憎惡不滿。

李惕然在《燕途紀行》中這樣形容滿清治下的中國:

“天地易位,華夏腥膻。中土衣冠之倫,儘入於禽獸之域。”

這位嚴格遵守華夷之辨的朝鮮使者,在經過遼東鬆錦等古戰場時,見“明軍白累於荒溪野草之間,冤氣鬱結不散,崩城敗壁,望之索然。”

不僅如此,入境大清時,李惕然甚至不願意看上女真人一眼。

他拒絕食用源自大清的食物。

朝鮮使團常在沿路搭起火架,就地取材,做成簡易的餐點。

李惕然表示,看到韃子的麵容後,一股惡心想吐的感覺盤踞心頭·····(注釋2)

不過在這個位麵上,這位倔強的朝天使不用再自帶糧食生火做飯。

瘦削黝黑的袁崇煥親自迎接李惕然進城,對朝天使身上穿著的大明衣冠稱讚不已。

李惕然對這位南方官員頗為敬仰。

袁崇煥不像其他禦史監察,剛來遼東時還是“瘦蠻子”,不出半年便成了“胖蠻子”。

蠻子是北方人譏笑南方人的用語,由瘦變胖,實際上是說吸吮民脂民膏,用以自肥。

袁崇煥將朝天使迎入城中,在兵備道衙門安歇,兩人開始商議討論十幾天後的出兵事宜。

“袁都察,朝鮮國貧瘠,古稱君子之國,到處都有您這樣清廉的官吏。”

李惕然大明官話說的有些吃力,好在袁崇煥並不在意,因為他也說不好。

袁崇煥也不和這朝鮮使者套近乎,開門見山道:

“所以,你們不準備提供糧草和馬車嗎?”

李惕然呆若木雞,半晌才道:“目下綾陽君尚未完全掌控朝局,糧草是沒有的,馬車也請大軍自行解決。”

袁崇煥聽了隻是搖頭,他知道李惕然說的都是實情。

這次進軍朝鮮其實袁崇煥並不支持。

幾千人馬調撥,耗費無數錢糧,朝中很多人盯著平遼侯,如此過早暴露自身實力,隻怕有害無益。

最關鍵的是,即便控製朝鮮這塊貧瘠之地,無論駐兵還是移民,都是得不償失。

與其花費這麼大代價,還不如直接從撫順關出擊,與後金軍決戰,掃穴犁庭,攻占赫圖阿拉。

不過平遼侯已經下令,特也不好多說,當下便給朝鮮使者解疑釋惑,安慰他們在漢城按部就班政變,平遼侯這邊已經準備妥當。

“平遼侯這幾日正在準備大軍糧草,使者但請放心,等糧草準備妥當,大軍便可起行了。”

~~~

三月初一,遼東沈陽。

遼東巡撫府邸書房,王化貞親自引著開原貴客來到內廳書房。

書房裡擺著座宴席,桌上放著壺金華酒。

王化貞斥退閒雜之人,隻留下個丫鬟在旁服侍,顯得私密而又隆重。

“康大人請坐。”王化貞客氣的對康應乾道。

身穿三品錦雞補子袍服的康應乾連忙謙虛推讓,他剛從開原趕來,這頓飯算是巡撫大人給他接風。

“王巡撫先請,不可壞了朝廷禮製!”

王化貞站再旁邊道:

“康大人貴為巡按,為天子巡察,如今又在平遼侯帳下做事,身居高位是早晚的事情,本官和康大人是多年的交情。萬曆二十六年,你我還是同科進士,日後也不必以官職相稱,康大人比我年長幾歲,便稱你為康兄,如何?”

康應乾心中得意,知道自己投靠劉招孫這步是真走對了,在這遼東地麵,連巡撫都要給自己幾分麵子。

心裡這樣想,嘴上卻是連稱不敢,非要讓王化貞先坐。

兩人就這樣客套了很久,旁邊丫鬟打了個哈欠,王化貞有些尷尬,終於先坐下了。

剛剛坐下,王化貞便進入正題,笑吟吟道:

“聽聞平遼侯收複寬甸、清河、撫順,上月還親自率兵平定外番叛亂,如此,遼北便可高枕無憂。以後,平遼侯在遼東也可更好為吾皇分憂啊,本官祝賀平遼侯獲此大功!”

說罷,王化貞舉起酒杯,一飲而儘。

康應乾陪著喝了杯,他自覺春風得意,借著袖子遮掩,餘光在那小妾身上瞟了眼,覺得此女頗有些姿色,袖中金剛散微微晃動。

他放下酒杯,拍了拍手,身後兩名家丁抬上一個沉甸甸的木箱子。

打開看時,白花花一層銀錠,足有上千兩,旁邊還散落層東珠和人參,估摸又至值幾千兩銀子。

旁邊小妾看得眼睛發亮,身子不由自主往前挪了一步。

王化貞假裝驚詫道:“康兄這是何意?”

康應乾撫須笑道:

“王大人對開原的心意,平遼侯都是知道的,隻是開原軍功顯赫,朝中難免有些奸人嫉妒。平遼侯常說,這小半年在遼北清查田產,接收建奴逆產,大半是靠著的沈陽幾位大人的關照。平遼侯常說,平遼還未成功,我輩還需努力。這遼南遼西,都還有外番侵擾,以後遼東之事,還是得靠王大人關照。王大人若是有什麼需要開原軍幫忙的,隻管開口,平遼侯也會把當成開原的事,給大人出力。”

“這些禮物,便是平遼侯一點心意,托我帶來沈陽,務必要大人收下!”

王化貞望著眼前幾千兩銀子的禮物,心知劉招孫必有事情要讓自己配合,他心領神會朝康應乾笑笑。

“平遼侯說的即是,遼東險惡,既然同在此處為官,相互照應是應該的,康大人以後有什麼需要幫忙的,一句話的事情,咱們是萬曆二十六年的同科進士·····”

兩人相視一笑,兩隻酒杯碰在一起。

康應乾喝完酒,見王化貞正充滿期待的望著自己,回頭又瞅了眼那丫鬟,王化貞連忙揮手讓錦兒退下。

“實不相瞞,這次平遼侯讓本官過來,確實有事情要找王兄幫忙。”

王化貞連忙放下筷箸,聚精會神聽康應乾說下去。

“建奴出兵朝鮮,劫掠各郡,光海君逃往寬甸,乞求內附,平遼侯不忍小國生靈塗炭,決意出兵援助。”

王化貞連連點頭,聽康應乾說下去,他好歹也在府縣帶過兵,略知兵事,這次後金傷亡數萬人馬,元氣大傷,幾乎被劉招孫打殘,短時期內根本不可能再發動進攻,何況是繞過大半個遼東進攻朝鮮。

“平遼侯的意思是,王大人給皇上和兵部上奏疏,如實彙報此時,同時向朝廷請求早早出兵,掃滅建奴,也好讓朝鮮國安心。”

王化貞聽到這裡,大概知道了劉招孫的目的,是想乘機介入朝鮮國。

以他對朝廷的了解,這時候不可能會派兵援朝,最後隻能派開原軍追擊建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