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不難,康大人放心,我今日便起草奏疏,呈遞皇上,向聖上言明朝鮮形,催促朝廷立即發兵。”
王化貞察覺到康應乾臉上笑意,湊到他耳邊,指著那丫鬟錦兒,壞笑道:
“本官去年在秦淮河深入體察民情,遇見這揚州瘦馬,模樣俊俏,亦是精通昆曲,那床笫功夫也是····送與康兄暖床了!”
康應乾被說的心癢,眼睛不眨盯著那丫鬟,一臉正色道:
“王兄花費重金購得這瘦馬,兄弟怎可奪人所愛?再說,某平時也是不近女色的。”
王化貞揶揄道:
“康大人跟著平遼侯久了,也成柳下惠了?忘了當年你我遊曆秦淮,白日酗酒,醉臥花叢,何其風流!若是康兄不喜此女,便罷了,讓她下去吧!”
康應乾聽了連忙起身,急道:“王大人且慢!”
······
在同鄉友誼主要是銀子的作用下,王巡撫按照他老鄉的意思,連夜給兵部和皇帝上了幾道奏疏。
在奏疏中,王化貞稟告說,新奴酋黃台吉率三萬後金兵南下,繞道寬甸,渡鴨綠江,進入朝鮮新義州大肆劫掠,朝鮮國王請求遼鎮派兵支援。
奏疏結尾,王巡撫不忘說了一套唇亡齒寒的大道理。
雖然聽起來沒啥營養,不過已表明他的態度:建議朝廷立即出兵,解救東邊這個多災多難的小弟。
讓王化貞無語的是,不等奏疏送出遼東,更不要說兵部調令下發,平遼侯已經率兵出發了。
劉招孫的理由也很充分:軍情緊急。
朝鮮國前往京師的道路隻有兩條,海上貢道波濤險惡,經常會有船隻覆沒。
陸路已被開原軍控製,從寬甸到沈陽各條官道小路,都有夜不收把守。
換句話說,京師和朝鮮的聯絡徹底斷絕。
等到光海君下台,新王登位,隻要給出個聽得過去的理由,朝廷也隻有捏著鼻子承認現實。
畢竟,此類事情在大明與朝鮮的朝貢曆史上,也不是第一次發生。
~~~~
三月初一,劉招孫攜帶嬌妻去老丈人家。
鄧長雄、戚金、喬一琦、宋應星等人隨行。
茅元儀、秦建勳、康應乾、王二虎等人留守開原。
劉招孫去老丈人家,當然不止帶這幾個人。
兩個千總部一千戰兵,以及戚金訓練的兩千新兵,共計三千精兵。
除此之外,還有布爾杭古麾下六百精騎。
這樣豪華的組合,應該會給金虞姬娘家人留下深刻印象。
可惜朝鮮美姬父母早已不在人世,幾個生性刻薄的親戚也不知死到了哪裡。
平遼侯對這趟朝鮮之行充滿期待。
概括來說,他到朝鮮,隻做三件事:
一、和金虞姬遊山玩水二、和徐霞客遊山玩水三、和綾陽君遊山玩水
當然,對劉招孫這樣的工作狂來說,隻有和娘子在一起,才是真正的遊山玩水。
渾河血戰後,開原騎兵營陸續擴充五百騎兵,騎牆衝鋒訓練雖然還未完成,但這些新騎兵應對普通狗鬥還是綽綽有餘。開原騎兵總數已達一千二百人。
渾河血戰繳獲五千多馬匹,再加上滿桂的贈送,其中可以用作戰馬的,足有兩千多匹。預計今年騎兵將突破三千人,平遼侯將招募新的騎兵將官,將三千騎兵分為三營,繼續加強他的騎兵實力。
大軍先趕往寬甸,在寬甸休整後便立即渡江。
劉招孫去過三次寬甸,對路況極為熟悉,可說是輕車熟路。
進入寬甸地界,地勢升高,道路漸漸變得崎嶇坎坷。
平遼侯牽著馬匹,緩緩行在陡峭的山崖間。
旁邊百丈之下,是正在春汛漲大水的渾江,渾濁的江麵上不時漂過一兩隻牛馬牲畜的屍體。
“金隊正,小心馬蹄失陷,前麵土石有坑。”
劉招孫和娘子約定,軍中隻以軍禮見,不可太過親密。
金虞姬答應一聲,收短韁繩,小心翼翼繞開那處失陷的坑洞。
上次去寬甸,布爾杭古就在這裡損失了一個騎兵。
山路漸漸平緩,眾人都長長出了口氣。
夜不收四處哨探,三千戰兵在河穀休憩,騎兵將韁繩解開,給戰馬喂食些乾草。
渾江滾滾向東流去,拍打亂石積雪。
天空傳來一陣鷹唳,三月的渾江,還沒到江南草長鶯飛的天氣。
遼東的天高地闊,卻彆是一番風情,讓人心中頓生豪邁。
金虞姬牽馬走在劉招孫身後,兩人登上處土坡,把馬拴在小樹上,舉目朝東眺望。衛兵站在土坡四周護衛。
渾江從遼北起源,蜿蜒盤旋,一路奔騰南下,最後彙入明朝邊境的鴨綠江。
“夫君。”
距離鴨綠江越近,金虞姬越是忐忑。
“不知怎的,感覺心中亂糟糟的。”
劉招孫笑道:“近鄉情更怯?”
說罷取下自己椰瓢,遞給金虞姬,讓她喝了口。
“這次帶你回娘家,就是要讓朝鮮國都知道,你夫君便是平遼侯,以後再沒人敢欺負你。”
注釋:
(1)朝天官,朝鮮出使官員,主要職責為吸收大明知識,引入大明典章製度,以求“以夷入夏”。(《朝鮮王朝實錄》
(2)李惕然《桑蓬錄》
樂文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頂部"加入書簽"記錄本次(第156章 飲馬鴨綠江)的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蘭嵐謝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