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等蘇欣回答,會議室已經炸了,研究員們交頭接耳的議論成一片。
議論的方向五花八門,讓王學新大開“耳界”的是,其中還有許多是“航母無用論”:
“航空母艦能頂什麼用啊?要是有用,鬼子還會造戰列艦嗎?”
“是啊,航母要是打遠了還行,近距離作戰,那不就是戰列艦的靶子嗎?還不如不改呢,直接把防空炮裝上去就得了!”
“何況咱們還有防空飛彈,這戰機還有用嗎?”
……
王學新往細裡想了想,覺得這似乎也正常。
雖說這時候航母已逐漸被各國主流軍事所接受,但質疑和反對的聲音一直都在,包括已經使用航母在太平洋戰場上打得火熱的鷹醬和鬼子。
豬口敏平就是堅定的“大炮巨艦”主義者,他認為航母的許多功能其實用戰列艦、巡洋艦上的水上飛機就可以做得到。
如果鷹醬和鬼子兩國都還有“大炮巨艦”主義者,那在華夏這對航母幾乎沒有了解也沒有任何經驗的國家,有“大炮巨艦”主義還不是太正常了?
後來王學新才知道,他研發的防空飛彈並且將其帶上艦不僅是在國內,甚至在國外都成為“大炮巨艦”主義的證據之一。
因為他們認為:
如果軍艦裝上防空飛彈就可以擊落敵方戰機,而且命中率還相當高,那麼航母飛臨敵艦上空的戰機就會第一時間死傷慘重,那麼航母是不是真的就沒用了?
即便現在因為射程原因防空飛彈的攻擊範圍還很有限,但隨著科技越來越進步它的射程也會越來越遠,到時還有航母什麼事?
所以軍事這東西是真說不準,現代人以為理所當然一定正確的事,身在其中的人卻未必,因為他們還在黑暗中摸索沒有找到明確的答案,就像二戰初期整個高盧都沉醉於“絕對防禦”理論建起了一道馬奇諾防線一樣,結果打起來發現事實完全相反。
王學新當然知道正確答案。
戰機是飛在空中的,它的機動速度和偵察範圍決定了擁有製空權的一方永遠會有更多的主動權。
蘇欣雖然條理清晰的分析出了海防團該怎麼發展,但是她卻無法解決研究員的這些疑問。
事實上,此時的她也不確定自己是對還是錯,或許真實的戰場並不像她想像的那樣呢?萬一還有其它沒考慮到的細節或者變化呢?
因此,就連蘇欣自己其實都在猶豫。
她現在能做的,就是將求助的目光投向王學新,希望他能給出一個有說服力的答案,然後研究所才能往這個方向努力。
王學新沒有遲疑,他給出了一個很確定的答案:“我支持蘇廠長的想法,我們應該把‘武藏’號改為航母,這是海防團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會議室議論的聲音弱了些。
因為這是王學新下的結論,而且王學新從來都沒有錯過,他的威信和過往的曆史都足以給這事蓋棺定論。
不過,許多研究員雖然表麵不敢爭論但心裡還是頗有微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