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1 / 2)

第二天

會客室裡,乾啟拿出一個顯微照相儀,寶珠看他今天帶了新東西,好奇問道:“這是什麼?”

乾啟打開手提電腦說:“這是一種照相機,你知道瓷器都要上釉,這種照相儀可以直接照出釉下的成分。www.DU00.COm一目了然。”

寶珠“哦”了一聲,轉身繼續看展櫃裡的東西。

乾啟走過來,看她正在看一個轉心瓶。

轉心瓶是猶如“走馬燈”一樣的雙層瓶,外層鏤空,內層有圖案,通過外層的鏤空,轉動內瓶時可以看到不同的圖案。

乾啟看上麵的賊光都在,根本沒有經過做舊處理,就是當個新東西擺在這裡,說道:“這是仿照台北故宮那個做的吧?”

“是。”門口傳來趙平的聲音,“不好意思,臨時來個客人耽誤了,這個就是清乾隆霽青描金遊魚粉彩,是古法燒造最成功的一個,外層是霽青釉,圖案描金,內膽是魚塘,裡麵有紅白兩條金魚,”

他伸手把內膽轉了轉,小魚從外膽鏤空的地方一會露出來一會消失,“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去的那家燒的,是我老板的好朋友。今年九月才燒出來,因為太成功了,比真品還漂亮,就沒舍得做舊,送給我們老板後,就一直放在這會客室的陳列櫃裡麵。”

乾啟說:“金玉滿堂……寓意也好。”

“走吧,我昨晚和那邊打過電話,正好他們今天要點火……”

寶珠伸手,點了一下轉心瓶裡麵的白金魚,小魚受力而轉,一閃就不見了,幾個人前後腳的下了樓。

景德鎮,燒的是“柴窯”,當然不是周世宗柴榮的那個“禦窯”,而是指用鬆木柴燒製的“柴窯”。

“以前這裡都是燒鬆柴,空氣汙染很厲害,現在有了現代化的設備,除了少數幾家做高仿的還在用鬆柴,彆的想用也用不起。”趙平一路和他們介紹。

兩個地方離的並不遠,不多時就到了,車剛在外麵停下,就聽到了裡麵放鞭炮的聲音,趙平說:“咱們快點,這是點火前要拜神了。”

寶珠知道,這才是最重要的時候,連忙和乾啟加快了腳步。

進去的時候,火已經點著了。

柴窯的燒製非常不容易,把瓷器放在匣缽裡,按照受熱的不同碼放在窯內,然後把口堵上,往裡麵添柴禾。此時……幾個工人正在輪流向裡麵添加柴禾。

乾啟看著旁邊那小山似的鬆柴,又看向窯口露出的圓洞……火紅的火焰如同兩隻眼睛,閃在窯口,下麵添加柴禾的地方,卻正好像一張大口。

寶珠看著那熊熊燃燒的火焰,兩個圓孔的火焰紅中發黃,向後退了些,靠在乾啟身邊……

趙平和幾個熟人打了招呼,拿了根鬆柴走過來,說:“柴窯燒一次大概要二十四小時,在這期間,要不停的向窯裡麵加柴,保證溫度,就是這種鬆柴……所以這一窯瓷器想燒成,那邊的柴全部扔進去都不夠,光這柴禾的成本就得十幾萬。”

“成品率有多高?”乾啟問。他知道一窯瓷器,放進去一百件,也許隻有一半能燒成功,這還是運氣好的時候。

趙平說:“如果要求普通,那麼燒成的大概能有一半,但按照高仿的要求,想和原物一模一樣的,那麼這一窯,也許隻能燒出來兩三件。”

乾啟略微吃驚,“這樣一想,就算燒成四,五件,那每一個的成本也都接近三萬了。”

“想的美。”寶珠低聲說:“有時候一窯放進去一百件東西,其實就是為了那一個,其它的都是陪襯,要不然古瓷器矜貴呢,……矜貴不是因為現在有人追捧,而是因為放在過去,也是皇上一個人的娛樂,因為太耗成本,不是皇帝,哪敢這樣浪費。”

乾啟笑著說:“所以督陶官是很可憐的工作,幫皇上在這裡的禦窯廠監督,回頭做不好東西還要被罵。”

因為覺得人家做出的瓷器沒新意,就不給報銷,乾隆皇帝曾經這樣折騰過他的督陶官唐英,有三次之多。

“現在燒這樣一次柴窯,要用幾個人?”寶珠問趙平。

趙平指了下遠處的一個老師傅,“那個就是把樁師傅,連他在內,八個人。”又對著遠處仿佛參加旅行團的的趙老三說:“爹,你也來看看,那把樁師傅是燒窯的關鍵,全靠他的經驗。”

趙老三嘿嘿地笑著說:“現在都有溫度計,還要師傅乾什麼?”

趙平頓時噎得說不出話,寶珠和乾啟笑起來。

“過去的成本比現在還高……”寶珠低聲和乾啟說,“就算這樣耗費人力物力燒好了,還得再百裡挑一,才能送給皇上,不好的,當時都砸了。真是浪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