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家裡有,不過為了不顯得特殊化,鹿姝今天來報道的時候她爸也是提了好大一袋糧食的,不過在她爸爸離開前就已經換好了,這會兒她是一身輕鬆。
但之前是她爸爸一個人去的,鹿姝還真沒去夥房好好看看,想著是該提前去“踩點”,便點頭跟著兩人一塊兒出了宿舍。
兩個女同學一個叫張海燕,今年正月裡才剛過完15歲的生日,瘦高個,明明比鹿姝還小一歲,卻已經比鹿姝高了一個頭。張海燕身材高瘦,可臉蛋卻又圓又紅,看起來比實際體重胖一些。
另一位女同學叫聞勝莉,據她自己說她原本該叫“聞勝利”的,但上戶口的時候她媽覺得這名字太男生了,就臨時改了個草字頭的“莉”。
聞勝莉長得瘦瘦小小,嗓門兒卻響亮,力氣也不小,自己帶來的糧食口袋一手拎起來還能舞得虎虎生風,和旁邊也拎著糧食口袋卻頻頻換手的張海燕形成鮮明對比。
這兩人能主動找鹿姝做朋友,本身性格就是比較開朗外向的。
女孩子的友情來得快,兩人和鹿姝搭上話,還沒到夥房呢,三人就手挽著手了,話題也是聊也聊不完。
“這次我們學校考上來的就我一個人,原本我還擔心交不到朋友,幸好遇到你們。”張海燕看起來就是那種很容易就交付真心的性子,還很害怕自己找不到生活搭子。
聞勝莉就不一樣了,“咱們都是新時代進步青年,社會主義接班人,哪怕是走到五湖四海,兄弟姐妹也遍地都是,怕個啥!”說完,還把糧袋子往肩膀上一甩,另一隻手胳膊曲起平舉在胸口,做出扛著大包向前衝的姿勢。
惹得張海燕和鹿姝忍不住笑。
看她倆笑了,聞勝莉很是得意地一甩麻花辮,嘿嘿也笑了。
縣高中雖然是縣城裡最氣派的最高學府,但受時代局限性,整個教學生活場地分布得並不算很大。
夥房就在男女生宿舍不遠處,繞過一個矮坡,再走上兩百來米就到了。
一路上也沒有什麼花園,就是一條鋪了防滑碎石子,約莫一米寬的路,碎石路的兩邊空地上則是一塊塊零碎的菜地。
就連那些個滿是碎石的崖壁邊上,也被司務長老師見縫插針地或是種些個蔥頭蒜腦,或是埋幾顆南瓜冬瓜絲瓜扁豆等不挑地的爬藤類種子,任其自由發展。
鹿姝她們到夥食房時,夥房裡等著稱糧換票的人不算多,一會兒就換好了。
夥房裡有飯票,麵票,饃饃票。
其中飯票還分高粱米飯、二合飯、白米飯三種,同樣的麵票和饃饃票也是如此。
因為三種糧食的顏色不一樣,打初中那會兒同學們就把它們稱為非洲人、亞洲人和歐洲人,也不知是從哪傳來的說法。
張海燕和聞勝莉家裡條件一般,兌的票是非亞摻半,另外還兌了幾兩歐洲票,張海燕說她要留著周日在學校買些白麵饃回去給她家裡人嘗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