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進大佬自傳裡成了白月光[70年代]》全本免費閱讀
笑歸笑,在鄧家紅履行生活委員職責,順著座位挨個兒收生活費的時候,大家還是比較配合的。
然而鄧家紅剛吃了好大一個鱉,心裡就憋著股子勁兒想要報複回來。
當收到第一個隻遞過來零零碎碎攏共5毛4分錢的時候,鄧家紅就知道自己報仇雪恨的機會來了。
夥房可以幫學生蒸自己帶的口糧,隻需要一頓2分錢的加工費,不過因為耗子鬨得厲害,他們高中這邊是直接把糧食都收上去,再換成飯票讓學生自己收著,下一頓吃多少就直接交飯票和加工費就成了。
除此之外,菜是5分錢一份,也可以隻買半份,也就是2分5厘,想要吃得好點的學生,還可以直接去教師食堂點1毛錢一份的炒菜。
對於經濟條件不好的學生,學校也有照顧,每頓都提供免費的鹹菜疙瘩湯,隻是條件有限,鹹菜疙瘩湯基本都是湯多鹹菜少,疙瘩更是又細又少,主要就是嘗個鹹味兒。
能上縣城高中來念書的,家裡條件差的也多半會全家勒緊褲腰帶,儘量給孩子帶夠生活費,好叫孩子在學校不至於餓著肚子學習。
但有了對比的情況下,這份勒緊全家褲腰帶湊起來的生活費,似乎就顯得有些寒酸了。
捏著那5毛4分的零錢和飯票,鄧家紅歪了歪嘴,原本就淺淡得好像不存在的眉毛高高地吊了起來,仿佛一下子就數不清錢了一樣,又重新開始。
一邊數她還一邊大聲嚷嚷:“哎呀!怎麼都是些一分五厘的!不知道湊個整的好讓人方便收啊?雖說我身為生活委員,給大家服務是應該的,可大家都是新社會的平等公民,領袖都願意彎腰為小紅兵戴紅領巾,為啥有的同學就不知道體諒彆人的辛苦呢?!”
拐彎抹角陰陽怪氣了一番,鄧家紅數完了,又故作驚訝地問那個同學:“同學,你怎麼隻每天定一頓菜啊?飯也定的高粱米,早飯光吃亞洲饃,就不偶爾改善一下生活?這麼吃你身體遭得住嗎?不是我多管閒事啊,我也是關心同學的身體健康~”
那女同學原本還沒覺得自己吃高粱米,一天隻吃一頓菜有啥。
畢竟三年□□的時候雖然他們這群學生娃可能還沒記事,卻沒少聽家裡大人們提起那三年的慘狀,也因此絕大部分家庭都有囤糧的習慣。
條件好點的還行,條件不好的,一年到頭能混個水飽就算是好年頭了。
所以一天兩頓都能吃到米飯饃饃,一天還能吃一頓正兒八經的整份新鮮炒菜,擱家裡都夠拿出去吹噓幾句的了。
可鄧家紅就站在女同學桌前又是關心又是擔憂的,字字不提她窮,卻句句都在說她窮。